天天看點

這些乳腺癌患者容易發生骨質疏松,快看看有你嗎?

骨質疏松是乳腺癌患友群裡最常被提及的話題之一,許多患者都擔心出現骨質疏松,那麼究竟哪類患者容易出現骨質疏松呢?快來看看有你嗎?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症:是以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導緻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疾病,常見于中老年女性。

由于絕經後雌激素水準下降,自然絕經的女性骨密度(BMD)每年會下降1.9%[1],導緻容易出現骨量減少、骨質疏松及骨折。

而在乳腺癌中,由于癌細胞直接作用、骨轉移以及藥物治療等原因,會進一步加速骨量的丢失,導緻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增加。

對于乳腺癌患者來說,以下因素均可能導緻骨質疏松風險增加:

1

癌細胞直接作用

有研究表明,乳腺癌細胞會抑制成骨細胞的活性,并增大破骨細胞的活性[2]。即骨的生成減少,骨的破壞增加,導緻骨量丢失。同時有的惡性良性腫瘤産物可以誘導骨骼分解。是以乳腺癌患者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會更高。

2

骨轉移

乳腺癌骨轉移患者,往往存在鈣磷代謝失常,以溶骨性損傷為主,造成骨質鈣含量下降[3]。是以骨質疏松也是骨轉移患者常見的症狀,需要積極預防和處理。

3

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

芳香化酶抑制劑(AI)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具體到藥物包括阿那曲唑、來曲唑及依西美坦。這類藥物通過抑制體内腎上腺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減少體内的雌激素,以發揮抗癌作用。

雌激素水準的下降,就會導緻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功能失衡,骨破壞增多,最終引起骨密度下降,骨量減少,甚至會出現關節疼痛、關節功能障礙及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

4

使用促黃體激素釋放激素

該類藥物的代表有戈舍瑞林,常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卵巢功能抑制治療。由于卵巢功能被抑制,雌激素水準急劇下降,就會引起骨密度下降。

5

其他(化療、放療)

除了内分泌治療外,化療及放療同樣可能引起骨質疏松。

化療造成的影響主要來源于藥物引起的卵巢損傷。由于化療,許多患者會發生卵巢早衰,引起雌激素水準下降,導緻骨質疏松。據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化療後,同部位的骨密度較前均有所下降,而絕經後女性的下降程度則更加明顯[2]。

放療的影響則主要表現為放療區域的變化,如胸部照射後可能出現肋骨骨折。

如果大家正處于可能發生骨質疏松的階段,或者存在可能引起骨質疏松的因素,可以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以檢測骨密度的變化,下面為各位患友附上骨密度的評分标準(T評分):

◆ T評分大于-1.0:骨量正常。

◆ T評分為-2.5~-1.0:為骨量降低,可補充鈣劑。

◆ T評分小于-2.5:為骨質疏松,需采取治療措施。

看完了本文,你對乳腺癌相關的骨質疏松都有所了解了嗎?

當然了,大家也不需要對骨質疏松過于恐懼,明天小編将繼續為各位介紹骨質疏松的預防以及治療,記得持續關注醫脈通癌友指南哦~

資料來源:

[1]馬飛, 徐兵河, 邵志敏. 乳腺癌随訪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J]. 中華惡性良性腫瘤雜志 2019年41卷1期, 29-41頁, MEDLINE ISTIC PKU CSCD CA BP, 2019.

[2]李紅, 孔令泉, 吳凱南. 乳腺癌相關骨質疏松症的發病機制及防治[J]. 醫學資訊, 2020, 33(7):4.

[3]盛笑, 石曉琦, 成金羅. 早期乳腺癌骨保護治療[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2020, 13(3):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