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拿華為餘承東來造謠,司馬南們妄想“垂死掙紮”

一年一影帝,百年司馬南。

說到司馬南,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一部電影《整蠱專家》。故事梗概大緻是,由周星馳飾演的整蠱專家,接了一個訂單要去整蠱劉德華,讓後者被炒。在成功混着劉德華公司并被安排做其助理後,周星馳用盡手段搞砸了與日本大客戶的合作機會。

隻不過,與周星馳想要通過電影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有所不同的是,無論是肆意煽動群眾情緒,還是斷章取義意見領袖的觀點,亦或是惡意P圖捏造事實真相,司馬南口中所謂的“愛國”恐怕也就是一場損人不利已的整蠱式“流量生意”。

在2021年底司馬南炮轟聯想這一事件,已伴随着各大主流媒體、頂流KOL站隊聯想一側進入到輿論尾聲之時,司馬南仍不願放棄最後一波流量的收割機會。這一次,司馬南不僅再一次拿出數年前“5G标準投票事件”來炒冷飯,更令人驚愕的是,通過對華為餘承東官博發言的P圖來造謠。

拿華為餘承東來造謠,司馬南們妄想“垂死掙紮”

對于當年這件事情的原委,其實這些年裡,聯想已解釋過無數遍:在“華為的Polar編碼成為了控制信道的标準”的關鍵投票中,聯想其實都投給了華為。

就連華為中國也曾在官博上還原了事實真相以及對産業的期待,餘承東也轉發了此條微網誌——

2016年11月3GPP會議上,華為及其他55家公司(包括聯想和摩托羅拉移動)基于廣泛的性能評估和分析比較,聯合提出Polar碼作為控制信道的編碼機制并獲得通過,聯想及其旗下摩托羅拉移動針對該方案的投票都是贊成票。至此,5G信道編碼技術方案完全确定,其中Polar碼作為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LDPC碼作為資料信道的編碼方案。

移動通信是個開放的産業,需要業界各方攜手合作。華為公司一直緻力于與産業夥伴合作,共同打造全球統一标準,建設開放、創新的健康生态環境。

對于聯想投票一事,這些年來,已有不少業内人士、專家學者公開表明态度,認為無論是從公平、公正原則出發,還是從純粹的技術角度出發,聯想的投票都站得住腳。更何況,Polar本身也并非中國原創,很多專利也不在中國企業的手中,如果非要用“Polar=中國,LDPC=外國”的眼光去審視這次投票,實在也是過于偏激。

為了能“薅”到最後一絲流量,司馬南竟然拿餘承東官博這樣的公開資訊P圖造謠,這種從“反僞”到“反真”的世紀變身,除了無聊、無知之外,恐怕也隻有瘋狂一詞可以配得上此人。

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唯有大國重企才能擔當。唱頌歌容易,贊美聲中皆大歡喜;批判聲逆耳,當然也絕非壞事。但必須要指正的是,這種批判之聲,必須要站在事實真相的基礎之上,而絕非是司馬南的“明知何為真,偏向假向行”的造謠。

聯想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全國都在搞國企改制,聯想的改制和其他企業也是大同小異,恐怕都是一個合則兩利、分則兩敗的事情。如果揪着一些細節不放,或是以“現有之法,裁過去之事”,某種角度上這也意味着,當時改制的所有企業可能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當然,司馬南之流眼中的“愛國生意”,事實的真相可能已變得十分不重要,因為在當下的輿論氛圍下,别有居心之人想的是如何抓住機會獲得私利,其他人可能也就是這些人的“工具”而已。

經此一戰,聯想其實也有一些積極層面的獲得。

那就是,司馬南等人其實也幫助聯想做了一場大規模的财經化傳播,很多曆史上的、财務上的、商業上的,聯想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苦口婆心地一件件解釋。司馬南們在炮轟幾天後,已有的視角已收窄到極限了,“中科院子弟”張捷都開始“講故事”了,“公關大師”李肅也開始給自己找台階了。

往後看,聯想可能也會是以而至少節省到千萬級、甚至更高量級的支出成本,同時,商業的基本面也會更自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