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對于2016年以前的小夥伴來說,糖丸可以和葫蘆娃、跳跳糖、魂鬥羅等一起算作童年回憶了。

小小一顆糖丸,有甜甜的奶味,平時看到就想哭的打針醫生,拿出糖丸的時候也變得格外親切。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圖源網絡,侵删)

小時候一直以為糖丸是打針的安慰獎賞,長大後才知道,這也是一種疫苗,并且拯救了成千上萬名兒童的生命。

人群對脊灰病毒普遍易感

承載我們童年記憶的糖丸,其實是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

脊髓灰質炎(Polimyelitis, Polio,簡稱脊灰)俗稱“小兒麻痹症”,是由脊灰Ⅰ型、Ⅱ型、Ⅲ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6個月~5歲兒童。

感染脊灰病毒後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隐性感染,或臨床症狀輕微,出現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也可出現頸項強直等神經系統症狀,但是,還有部分患者感染後會出現嚴重的臨床症狀,導緻肌肉麻痹,留下終生殘疾甚至死亡。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脊髓灰質炎導緻的肢體殘疾是不可逆的/圖源:圖蟲創意)

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唯一自然宿主,隐性感染和輕症癱瘓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脊髓灰質炎以糞-口途徑感染為主要傳播方式。

感染初期主要通過患者鼻咽排出病毒,是以,可以通過飛沫傳播,但時間較短。随着病程進展,病毒由糞便排出,糞便帶毒時間可長達數月之久,通過污染的水、食物及日常用品使之播散。

人群對脊髓灰質炎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并具有特異性,是以,接種脊灰疫苗是預防、控制和消滅脊灰病毒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是,從脊灰流行到接種疫苗,其間卻經過了一個多世紀。

糖丸的誕生

1793年,英國兒科學家安德伍德對脊髓灰質炎首次作出科學描述;1840年,德國外科矯形醫師海涅首次對其臨床表現進行了評論性報告。

由于當時病毒未分離成功,疫苗研發一直進展緩慢。直到1948年,由約翰·富蘭克林·恩德斯所上司的波士頓兒童醫院團隊,在實驗室成功培養出脊髓灰質炎病毒,并發現了脊灰病毒的三種血清型。

恩德斯與同僚也因這項貢獻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些研究成果推動了整個病毒學的發展,從根本上為研制脊灰疫苗提供了有效手段。

1952年,美國病毒學家索爾發明了安全有效的注射疫苗,1955年開始使用;1957年,美國微生物學家薩賓又發明了口服疫苗,60年代開始普遍服用。

我國也在顧方舟院士的帶領下,于1960年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要想消滅脊髓灰質炎,必須廣泛覆寫,使農村的孩子也都能服上活疫苗。但液體劑型的活疫苗需要在低溫下儲存,不友善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圖源網絡,侵删)

經過反複探索實驗,顧方舟團隊用奶粉、奶油、葡萄糖等做輔劑,将液體疫苗滾入糖中,從此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糖丸”疫苗誕生了。自1965年開始,脊灰糖丸疫苗在全國推廣。

脊灰疫苗的改良

糖丸疫苗的效果無疑是十分顯著的,上世紀60年代,我國脊髓灰質炎每年發病報告數為10000~43000例,1964年為最高峰,年發病數達43156例,發病率為6.21/10萬。

自1965年全國範圍内推廣糖丸疫苗以後,脊髓灰質炎的發病率明顯下降。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開始在全球開展消滅脊髓灰質炎活動,通過大規模接種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全球脊髓灰質炎發病數降低了99%以上,其中本土脊灰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病例數從1988年的35萬例下降至2018年的 33例。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WHO美洲區、西太平洋區、歐洲區和東南亞區先後于1994年、2000年、2002年和2014年實作無脊灰的目标。

目前,僅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奈及利亞3個國家未阻斷本土脊灰野病毒傳播。脊髓灰質炎成為繼天花以後,人類第二種基本消滅的傳染病。

糖丸疫苗不但服用友善,還有一重要的優點,即服用後病毒可在腸道繼續複制并排出體外,周圍環境接觸人群也可獲得一定免疫力,可實作群體免疫。

但是,它也由此會帶來一些風險:在罕見情況下,口服的減毒活疫苗在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後,在外界環境中有可能恢複毒力,進而感染其他易感者,即導緻疫苗相關麻痹型脊灰( 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 ) 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 病例。

雖然機率很低,但風險不可忽視,落在一個家庭身上,就可能導緻悲劇。

2001年WHO對全球VAPP造成的疾病負擔進行了估算, 估計全球使用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的國家每年會發生250-500例VAPP病例, 或每年每100萬出生人口發生2~4例VAPP病例。

對此,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GPEI)于2016年4月調整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接種戰略,将三價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OPV)轉換為安全性更高的二價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bOPV),我國也在2016年5月1日起實施新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政策,停用三價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用二價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替代三價。

小時候帶給我們甜甜回憶的糖丸,現在怎麼沒有了?

(雖然二價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仍是口服,但是滴劑的形式

/圖源:圖蟲創意)

自此,這種帶給幾代人美好回憶的糖丸疫苗,也正式退出了曆史舞台。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 張璐. 脊髓灰質炎[J].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8,25(7):27-28.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8.07.004.

[2]陳詩怡,李穎,楊淨思,等. 新型Ⅱ型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研究進展[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21,55(3):413-417. DOI:10.3760/cma.j.cn112150-20200514-00727.

[3]董德祥.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曆史回顧及體會[J].國外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4(05):261-264.

[4]甯豔陽.“糖丸”誕生記[J].中國衛生,2020(11):57.DOI:10.15973/j.cnki.cn11-3708/d.2020.11.022.

[5]溫甯,蘇琪茹,安志傑,楊宏,樊春祥,郝利新,馬超,尹遵棟.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政策的思考及建議[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8,24(03):349-353.

[6]徐莉,郭中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三部病毒性疫苗制品增修訂概況[J].中國新藥雜志,2021,30(22):2024-2028.

[7]韓輝,伍波,吳海磊,張瑾.全球脊髓灰質炎疫情風險評估[J].口岸衛生控制,2021,26(03):19-2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