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作者:光束戲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由很難滿意戲劇工作室和亞華湖院線聯合出品,2332工作室制作,自11月18日首演以來,已經演出了40場。三周的演出時間裡,對于無論是雙視角的設定、鏡像空間的呈現,還是對故事現代化的改編,都激發了觀衆熱情的讨論。無論如何,這部在亞洲大廈風格頗為“異類”的劇目,都值得對劇場保有好奇心的觀衆來感受。

REPO

很想給全世界安利的一部小劇場,形式,舞台,故事想表達的東西都很新,最後的最後當看到漫天的紙片洋洋灑灑飄下來的時候會有一種恍如隔世大夢初醒的感覺,就好像是,剛從一場有點難過的夢裡醒過來。@雲劇Eutopia

兩個分隔的劇場空間

兩場以各自視角展開的叙述

故事在最後一刻合而為一

中間的牆面緩緩升起

在随之而來的“爆炸”聲中

糾葛被畫上句号

但是那些糾葛之下對孤獨的永恒發問

都還在各自的心裡盤桓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很難滿意,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概念影片釋出! “我确信,維克多的誕生隻是個偶然,一個不可複制的......偶然。“ 一個不可複制的「偶然」 兩個孤獨迷茫的「人」 光、影、聲音、文字.....在舞台交疊 傾聽誰?又相信誰?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12月演出進行中。

瑪麗·雪萊

“一次現代化的改編”

一直以來我對小說電影戲劇音樂繪畫等等作品隻有一個标準:能不能讓我感同身受,能不能讓我從中汲取到力量。看完兩場之後,我記得最深的一句是:你不能靠别人去抵抗孤獨,孤獨是永恒存在的。過去的一年讓我愈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這句話:孤獨是永遠存在。@蒜蓉粉絲烤茄子

故事改編自瑪麗·雪萊的同名小說《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這個有着“第一大學幻小說”之稱的故事,其實是對人類自身種種的反思和發問:

人是否有界限?

我們能夠百分百相信理性嗎?

或者說,我們能夠确認自己百分百是“理性”的嗎?

這個兩百多年前的“人造人”故事中已經有了太多先鋒前衛的觀點和疑慮。劇本在保留那些對人性扣問帶來的沖擊之時,也進行了現代化的改編,融入了許多結合當下語境的元素,也加重了一些更易擊中人們的情緒渲染,抛出了如今人們更迫切面對的課題:

這個巨型的都市像一個晝夜不息的冰冷機器,

吞吐、蠶食、又切割着每一個個體,

我們要如何抵抗孤獨?

尋找認可和陪伴又是否是唯一的出路?

Frankenstein 弗蘭肯斯坦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More

演員依次為:聶正同、周一男、相征、楊敬堃、許浩彬

舞美設計

“一個異類的空間嘗式”

最近難得的好戲,對原作的解讀很有意思,呈現也是十分巧妙,對空間的運用極度到位。 @李烈一

進入劇場的瞬間,就會發現在亞洲大廈裡,這個空間實屬“異類”。絢麗的舞台,細節繁多的布景,沉浸的、還原的舞美設計……這些亞洲大廈“标配”在這部戲的舞台上,全都不見蹤迹。取而代之的是科學篇裡巨大的實驗台、一席白布、簡單的實驗儀器;人造人篇裡木質的長桌,幾個不明是以的木框散落…...一邊是壓抑不适、恐懼感冷冰冰地充斥整個空間,另一邊是孤獨、孤獨、不斷蔓延的孤獨。這一切都映照着劇中的内心世界:

弗蘭肯斯坦,一個天才少年

内心有着深刻的孤獨

源于他早逝的母親

源于天才帶來的疏離

他用死屍拼湊了一個人,并把他複活了——

但他并沒準備好如何對待這個被制造的生命。

人造人,他的降生伴随着死亡的陰影

他的存在似乎是在「死與生」的對立中

艱難地擠出了一道縫隙

他一活過來,就迎頭撞上最深邃的孤獨——

他永遠無法被歸類,也沒有同類。

Victor 人造人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演員依次為:周繼琛、李東庭、孫欣業、蛋蛋

平行的雙視角

“被瓦解的信念”

一部非常優秀且豐富的作品,其觀感是不可重複的。因為這是一部靠觀劇順序拷問人性的話劇,它在問你:“誰在說謊?”我永遠都無法得知誰在說謊。@钺洛洛

弗蘭肯斯坦和人造人,在一牆之隔的兩個空間,沉浸在自己的回憶中,各執一詞。直至最終,随着牆的升起,兩個空間被打通,兩段故事也在結尾處合二為一,真實的世界和主觀之下的回憶相撞,真與假重影相疊。

不同于以往的是,兩個視角并不在同一空間存在,而是在一牆之間的兩個舞台上“各自為政”,戲劇的結構發生了改變。每個視角之下的叙述都是完整的,但同時也是偏頗的。因為站在聚光燈下那個人,擁有一切“解釋權”,而他的所有描述和叙述,觀衆能否照單全收?在沒有看到另一邊的演出前,将是一個問号。而有了“先入為主”的經驗後,再去觀看另一邊的演出,前一晚的“信念”又是否會被瓦解?

這就是《弗蘭肯斯坦計劃》的雙視角:觀衆不再隻有一名“主角”可以跟随,今晚讓你笃定相信的故事,明晚可能就被“一牆之隔”的另一位打破;故事也不再隻是單一的線條向前,而是有了參照的平行線:同樣的故事,不同的叙述者,帶來的情節差異是一種全新的觀看樂趣,也更加強調了劇場的假定性:時刻在提醒觀衆,這隻是他的一面之詞,“可别太動情!”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的探索

“凝視深淵”

“鏡子就是深淵”,鏡面兩側的舞台就像人性的兩面,每個人在講述過往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美化事物偏向自我,故事的原本面目也許會通過你得見天日,或者真相也不那麼重要了。@有染和他的好朋友們

弗蘭肯斯坦‍: 我給你買了鏡子,你看這是誰?

怪物: 我。

弗蘭肯斯坦‍: 對,鏡子裡的人就是你。

怪物: 我是你。

弗蘭肯斯坦‍: 你不是我,這是你。

究竟什麼是鏡像式?在這個空缺的定義上,《弗蘭肯斯坦計劃》做出了一些嘗試。但如果僅僅指向情節的對稱,未免會稍顯薄弱。鏡子這個意向出現的段落,到尼采“凝視深淵”,以及弗蘭肯斯坦給予這個造物自己的名字......這些兩人身上暗合的一緻性,可以看作鏡像式的關系的一種描寫:弗蘭肯斯坦和人造人的之間,他們的困境、他們的掙紮有着殊途同歸的相似。表面上是他們對于孤獨的懼怕和同類的渴望,更深的是對自我的逃避、對命運的不可抗争。他們一個試圖抵抗死亡,但卻帶來了更多的死亡;一個想擁有同類,但卻失手殺死了朋友......

“深淵”永遠都在,鏡子中照見的,就是最無法逃避的,自己。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演員vs人物

卡司vs搭檔

以上種種的實作,都依托于台上的20位演員,聶正同、蛋蛋、黃蘭清、周一男、孫欣業、楊上又、張玮倫、周繼琛、許浩彬、虞潇菀、李東庭、相征、徐熠琦、楊敬堃,經由他們塑造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對人物關系,都在相同中又有着微妙的不同。每一個的演繹都是角色的一個側面,都是為故事本身注入了一次新的血液。再回首排練之初,大家各自對角色的和(點它)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演出繼續

新卡亮相

劇本更新

三周的時間過去,對于《弗蘭肯斯坦計劃》來說,僅僅是個開始。感謝每一位來聆聽「兩個孤獨的人」的觀衆,大家的每一次讨論,每一個回報,都會繼續滋養這個故事在這個空間裡生長,會反哺每一次分享,繼續在這個舞台上發生。也期待,更多的觀衆會走進劇場,與它相遇。在12月和1月的演出中,兩位新卡将要登台亮相;同時,《弗蘭肯斯坦計劃》劇本更新計劃已經啟動,敬請期待。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鏡像式駐演戲劇《弗蘭肯斯坦計劃》| 一次平行雙視角下的選擇

更多精彩視訊及文章請關注

微信公衆号/新浪微網誌:光束戲劇

文章及視訊轉載 請标注:光束戲劇及原創作者

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