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字:好面子!
四個字:太好面子!

盛紘的一生不以名利為第一,兒女的事也不是第一位,反倒是把臉面放在第一位。
《知否》第一集,盛家大女兒出嫁,盛家主母跟家主盛紘鬧脾氣。
原來是約定好了讓袁家父母都一起過來下聘禮,結果隻是派了一個袁家的長子過來應付了事。
這事兒輪到誰都是難免要生氣的,本來兒女成親大事,是要父母都上門的,這也是一種父母都對這場親事很滿意的表示。
換句話來說,兒女成親大事,如果都已經說好親了,就算有點小小的不滿意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疏忽。
袁家這樣的做法擺明了是打盛家的臉嘛!讓人感覺袁家是看不起盛家。
盛家雖然隻是六品的小官,但是盛紘的母親是勇毅侯府的獨女,盛家的祖父輩還是探花郎,說來也是書香門第。
袁家是忠勤伯爵府,說到底還是武将出身的家庭,說出去未免顯得有點粗魯,而且現在早已經是空殼子,風光不再了,更何況這次華蘭嫁的并不是袁家的嫡長子,而是袁家的嫡次子,是不會繼承爵位的,是以華蘭這個婚事,表面上看是高嫁,實際上是門當戶對。
盛紘作為家主,明顯是知道袁家這樣的做法不合體統,對華蘭是非常輕慢的,但是他卻不想計較這些,一心想要糊弄了事。
盛家主母盛怒,心疼大女兒華蘭,不想讓華蘭受委屈,便想要讓袁家的聘禮直接回去,不要過來了。
可是盛紘卻哄騙她,說是聘禮已經下船了,如今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實際上聘禮根本就沒有卸下。
除了聘禮的事情,實際上還有投壺風波一事。
袁家雖然帶足了聘禮過來,實際上心懷鬼胎,根本不想要把這聘禮給盛家,一心想要把聘禮赢回去。
袁家長子找來顧廷烨,讓他制造投壺風波,把聘禮赢回去。
就這事兒本來算是玩鬧,可在人家看來也算是一場好戲了,盛家也不好說不作數,如果耍賴反而顯得小家子氣了。
盛紘直接都找袁家長子說情了,想讓對方出面叫停,可是袁家長子卻不給面子,非說是顧廷烨硬是要比試投壺,與他無關,擺明了不給盛紘面子,就是想要赢回聘禮。
後來顧廷烨也跟二哥哥說了,說這事兒也不是他想要這樣的,就是袁家大公子讓他這麼做的。
這裡表明,袁家就是想要盛家難堪,娶了盛家媳婦連聘禮也不想給。
事後華蘭嫁過去,發現袁家早已空了,就連平時的吃穿用度都需要用娘家給的嫁妝壓箱底來支撐。
那麼,早早就發現了袁家不對勁迹象的盛紘為什麼不及時制止呢?
難道盛紘就希望華蘭嫁入火坑嗎?
其實不是,盛紘是很早就知道袁家内裡虧空,可再怎麼說是個伯爵府,說出去好聽啊。
盛紘是個非常要面子的人,這從後來的種種也可以看出來,他本來對林噙霜那麼寵愛,可如果不是墨蘭做出了那等傷風敗俗的事情,他也不至于下狠心。
而且盛家這個婚事周遭都已經知曉了,現在就差闆上釘釘了,為了自己的面子,也為了盛家女兒嫁入了伯爵府,能給他臉上貼金,是以他極力想要讓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圓滿的,讓外人看不出任何端倪的。
一切緣由都因這位盛家家主盛紘太好面子。
如果不是他太好面子,可能盛家的兒女們還有盛家老太太也不會有如此多之事,華蘭也不會嫁得這般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