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不少造車新勢力都已經逐漸步入了正軌。而從近幾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小鵬汽車無疑是最風光的那個。11月傳遞15613台新車,勇奪造車新勢力銷冠,而連續三個月破萬的成績,比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的資料都要來得“漂亮”。

如此亮眼的成績本該得到大家的稱贊,可沒想到的是,在即将收尾的2021年,小鵬汽車接連被爆出“醜聞”。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門店搞“陰陽合同”

據荔枝新聞報道,今年10月初,南京陳先生看中了小鵬P7這台車,談好價格之後也與銷售人員簽訂了購車協定,并送出了5000元的訂金。但等到提車時,卻被告知還需增加11200元的費用才能真正拿到車。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小鵬這一出操作也搞得大家有些不懂了,畢竟車主是按照正常流程簽訂的購車合同,為何提車時又變卦了呢?對此,一位自稱是銷售主管的人表示:30萬以上的車是不能享受補貼的,是以簽合同時就把價格弄到了30萬以下,傳遞時再補齊費用,這樣大家都能拿到補貼。而且還說明,大家都是這麼幹的。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這種“陰陽合同”的行為,也瞬間在網上引發了熱議,甚至還有網友質疑這種行為疑似騙補。眼見着輿論愈演愈烈,小鵬也立馬第一時間出來辟謠,稱是銷售沒搞清楚促銷政策,由此造成了誤會,客戶還是按照合同價格提車。

采集人臉被罰款10萬

本以為這件事情結束之後,小鵬會“消停”會兒,結果位于上海的一家小鵬4S店又因為采集人臉資訊,被徐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根據決定書上的資訊來看,小鵬汽車花費了近17萬元,購買了22台具有人臉識别功能的攝像裝置安裝在旗下的7家門店,以此來統計進店的人數并分析顧客的來源。而更恐怖的是,今年上半年,這7家門店共采集上傳人臉照片431623張。

未經消費者同意,就抓取别人的性别、年齡等個人資訊,無疑是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雖然在資訊社會時代,人臉識别技術很大程度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但對于消費者個人而言,濫用人臉識别技術去做其他的事情,這肯定會對當事者造成傷害,并且會帶來很多不可預估的風險。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接二連三爆出“醜聞”,銷冠小鵬的背後的确不那麼順心。而這家車企除了負面新聞纏身之外,同樣也難擺脫掉“虧損”的狀态。

小鵬真有“飄”的資本?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根據此前“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釋出的業績來看,小鵬是其中虧損最多的。财報顯示,小鵬汽車在第三季度的總收入為57.2億元,環比增長52.1%,同比大增187.4%;毛利率為14.4%,同比增長3.2%。然而這些亮眼業績的背後,卻是不斷擴大的虧損現狀,其淨虧損額度為15.95億元。

先是搞陰陽合同,後又采集人臉資訊,小鵬汽車飄了?

雖說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員工薪資提高以及新車研發也需要費用,但面對難以控制的長期虧損,以及後面不斷追趕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根本就沒有“飄”的資本。先不說才建立幾年的它本身就比較稚嫩,而且其所取得的銷量成績也隻是相對造車新勢力而言要好一些,若是與特斯拉、比亞迪等車企相比,明顯是差了一大截。如今不好好樹立起口碑來吸引消費者,反而是接二連三出現負面輿論,小鵬若是不好好解決,必然會損壞該車企的形象。

寫在最後

如今造車新勢力的競争可謂是越來越激烈,就算小鵬位于頭部的位置,但也一絲不容松懈,畢竟現在造車新勢力逐漸形成了群雄逐鹿的格局,若是不好好經營,後來者追上也并不是不會發生的事情。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