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後周世宗柴榮,顯德元年繼位成為皇帝。抱着''為君三十年,掃平天下''的志願,對内進行改革,徐徐圖強。向外征兵動武,開疆擴土。

從956年開始,便連續不斷的進攻南唐。958年,南唐江北州郡被全部收入囊中。到959年,又親自率軍,揮師北上,力圖用武力恢複燕雲十六州等地。在進入到契丹境内之時,因為懼怕周世宗的威名,契丹的莫州刺史和瀛洲刺史都相繼舉城投降。可惜,天妒英才。這樣功勳卓著的君主卻是英年早逝,在位僅僅五年半的時間,''三十年為君''終成夢語。

周世宗死後,幼子主國,各種勢力蠢蠢欲動,北周也最終沒有能夠逃離五代八姓十三君的短命魔咒。被朝中的軍權大臣趙匡胤将權力盡數收到了手中,并最終建立了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這個新生政權同五代十國的君主們一樣,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将王朝的壽命延續下去,到手的政權怎麼才能夠不輕易的被别人奪走。

面對這些問題,趙匡胤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對那些操持着軍事實權的人物的駕馭上。首先就是在奪取後周政權中出力最多的幾位禁軍将領,這些開國元勳在建國之後都或多或少的帶了些''嚣張跋扈'',''自持甚高''的氣性,在加上手中都握着軍中大權,難免不會讓皇帝忌憚。于是趙匡胤首要的就是将這些不安定因素拔除。解決了這一心腹大患,在任命新的禁軍将領之時大都選用資曆淺好控制的新人,再将他們以各種名義時常調動。''兵無常将,将無常兵''讓趙匡胤将兵權牢牢地放在了自己的口袋裡。

其次,吸取前朝宰相無事不管,連皇帝都要受其掣肘的局面。在宰相之下設定參知政事,此外還将晚唐五代之時短暫設定過的三司使副和樞密使副都設定為正式的正常官員,利用官員之間的互相牽制将宰相完全掌控在皇帝手中。五代十國的十三位君主沒有一人能夠實作的志願,在趙匡胤這樣的頂層設計之下,将北宋王朝的壽命延續了下去。

在将到手的成果完完全全的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之後,趙匡胤又将目光盯在了别人家的果樹之上。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其實,早在周世宗時期,就已經對中原政府所管轄的範圍日漸狹小而心存不滿,極力想要對外擴充獲得更多的土地。周世宗去世之時,就正在與諸位将領讨論如何武力奪取燕雲十六州的事宜。照着這樣的情形,要是周世宗不死,後周緊接着的步驟就是要用武力進攻燕雲諸州了。

可是曆史沒有假設,周世宗還是死了。擴張的任務就交到了北宋這個新生政權手中。

可是,向南還是向北呢?周世宗給出的答案是北。自古以來北方都一直是國家經濟政治中心,誰得了關中,那就離得天下的日子不遠了。要是想要一統天下怎麼能夠不首先攻下關中?那麼趙匡胤該如何抉擇呢?

''南'',曆史證明,趙匡胤最終選擇了向南。又是什麼,讓趙匡胤在那個''得關中者得天下''的主流思想盛行的年代裡,做出了向南的決定呢?

萬物趨利避害,選擇南方,自然是趙匡胤看到了在别人眼裡看不到的南方價值。五代時期,中原地區就一直處在戰火紛飛當中,經濟因為環境影響得不到有效的發展,大量的人口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為了生存,為了活着,紛紛向南逃去。大量人口的湧入使得南方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原本不利的地理因素,憑借着勞動人民的智慧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日後的魚米之鄉在這時逐漸露出端倪。

但是,''地運南移''的局勢在這一時期還不是十分明朗。能夠敏銳地意識到這一變化并且據此來調整自己事業導向的政治家,可以說在當時除了宋太祖趙匡胤之外再無第二人了。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周世宗三次對于南唐的進攻都是淺嘗辄止,點到為止,随即就轉而揮師北上。根本沒有明白南唐的重要地位。除了周世宗,最為遺憾的恐怕就是南唐烈祖李昇和中宗李璟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父子二人,正是處在國力日益強盛,中原政局更疊的時期。對于南唐來說,地跨江淮,坐擁南方頭号強國的名号,國庫充盈,形式十分有利。但可惜卻看不到地運緩緩向南移動的趨勢。

開國皇帝李昇,算的上是五代十國時期第一個萌生一統天下志向的皇帝,以唐太宗李淵的後人自居,想要恢複大唐的根基。要是他能夠專注于閩、楚,吳越等國上,将其統一并發展經濟,那論南唐的勢力也是無人可及了。但可惜,李昇的眼裡,關中還是當年那個''風雲聚會''的場所,吸取前人李淵''速取三秦,遂獨成帝業''的經驗總結。李昇将自己的首個事業落腳點定在了關中和洛河,反對向江南方向的進軍,結果卻是一事無成。反到頭來還要哀怨自己的''地利不足'',其實卻是坐擁寶地而不自知。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要知道,就在四百多年後,同樣是在南唐這塊土地之上,朱元璋也是在和當年李昇相似的情況之下,做出了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業。而朱元璋所采取的正是李昇當年所摒棄的南取江南的政策

此外,就連是那些為數不多支援宋太祖南征的将領也沒有充分看到南方的價值。李谷、王樸、趙普等人勸宋太祖南取的原因是認為南方都是南蠻小國,攻取這些國家有如秋風掃落葉,不費吹灰之力。将這些彈丸小國消解之後,便可專心于北。

隻有宋太祖,充分的認識到了南方的價值,在對外擴張、統一的過程中,将其發揮到最大價值。針對北宋征戰财政不足的窘境,宋太祖提出了依靠南方諸國的财力彌補北宋王朝财力不足的短闆,實作國庫的充盈。

在決定了向南的大方向之後,宋太祖又結合幾位朝臣的建議,以及自己多年的軍旅生涯的經驗總結。制定出了具體的進攻路程。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首先攻取巴蜀之地,巴蜀的富饒古已有之,秦滅楚、晉滅吳、隋滅陳,必先舉巴楚。得到了這一片天府之地對于宋廷的财政必定是大有裨益。而且從湖南到嶺廣也是極為友善的,是以在占領其地之後,沿江而下,便可順勢攻下廣南、江南。

在實際用兵當中,第一步首先取得了兩湖,第二步才将後蜀滅掉。其次就是兩廣,而吳越和福建則是主動歸順,在975年滅掉了南唐之後,南方的割據勢力基本上已經全部告終了。在這期間,除了巴蜀和兩湖地區的攻取稍有差異之外,其它都是按步以次進行。

''先南後北''的政策的制定,南方的考慮和決策就是這樣了,那北方呢?又是作何考量?

當時的政策考量裡面,北方的主要目标就是北漢。

北漢,主要領土都位于現今山西省的一個政權。在當時,它的政治力量與北宋王朝相比其實也不大。但是要命的就是北漢的身後還窩着一個契丹。作為一支遊牧部族的政權,其作戰能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解過近代歐洲曆史的大都了解,兩個大國縫隙之間往往會夾雜生存着一些小國。這其實就是個緩沖地帶,大國之間的沖突可以在這裡進行解決消化。可是一旦當兩國國土接壤,時不時的就會有擦槍走火的事情冒出來了。

是以為了盡量避免不直接與契丹進行面對面的對抗,北宋考量之下,将北漢問題留後處理。但是969年的北漢内讧,讓趙匡胤以為自己能鑽個空子,親自領兵去攻打。結果就在圍攻之際,契丹發兵援助,趙匡胤最終率兵無功而返。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此外,在宋太祖的''先南後北''的作戰政策當中的這個''北''并不包括燕雲十六州。在宋太祖多次就戰略問題同自己的下屬讨論之時,并沒有提及燕雲十六州。作為如此重要的地區,宋太祖顯然不會是因為遺忘沒有提及。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戰略的制定上就沒有将這一地區納入考量的範圍。忌憚于契丹的軍事實力,既不能先發兵北漢,對于已經被奪走的燕雲十六州也不能提上日程。但是幽燕畢竟是中原王朝的故土,中國自古以來的家國觀念讓收複故土失地,成為每一代君王的肩上的一項重任。

這樣的思想負擔之下,宋太祖自然不會将燕雲十六州坐視不管。統一的政策裡必然是有燕雲十六州的一席之地。

但是用什麼方式呢?訴諸武力,但是面對強悍的契丹,北宋王朝真的是對手嗎?元氣耗盡,兵力折損的下場是失地收不回、甚至再割新地,又該怎麼辦?

面對燕雲十六州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尴尬局面,不同于割舍幽燕棄子派,把燕雲放在不必收複也不應收複的地位,也不同于周世宗以及後來的宋太宗等人雖然對收複故土高度的重視。但是在面對收複失地的戰略部署之時不但察敵情不明,輕視契丹的軍事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将對待燕雲十六州的收複問題同對于其他地區的武力用兵視作同樣性質的問題。

燕雲十六州其實已經算是個曆史問題了,早在後晉前後就已經陸陸續續的割讓給了契丹,其後又經曆了後漢、後周兩個朝代。到了北宋時,燕雲十六州已經上升成為了民族間的遺留問題。契丹等少數民族随着不斷的同中原民族進行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交流,在多種形态之上已經表現出了漢化的趨向,其綜合實力不容小觑。

與此同時,許多他們帶來的習俗與制度也逐漸在中原地區流行開來。夷漢之間的交融使得自古曆來的''夷夏大防''的觀念在這一時期有所沖淡,民族之間的隔閡和仇視的狀态有所消解。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使得兩個民族之間能夠更為現實、客觀、理性的進行交往活動。是以宋太祖據此提出來和平贖買為先,武力征讨為後的手段新思路。

在南征之後,軍事實力勢必會受到消減,再加上将士們的長期奔波作戰,軍中的戰鬥激情不足。但是從南方諸國已經擷取了巨額财富。利用這些錢,先與契丹進行有效的談判,要是談判不成,将所準備用來贖買的錢用作軍事軍費,再行發兵進攻。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契丹當時雖然已經逐漸漢化,許多東西上已經是沿襲着漢的做法。但是骨子裡還是有着遊牧民族的特色。尚未形成那種領土至上的國土觀念,他們對于财富的占有欲遠在領土之上。是以,宋太宗要是按照自己設定的利用金帛贖回燕雲的政策,有着極大的操作性。但可惜的是,還沒有等到宋太祖去開展自己的計劃之時,就在976年的寒冬之中,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燭影斧聲之下,這一計劃也便就此夭折。

宋太祖是死了,但是這南北之争的問題并沒有結束。

在随後的曆史王朝當中,不乏有名家批判這一政策。許多人認為趙匡胤不肯繼承周世宗首先攻取燕雲十六州,采取先南後北的方針是極為失策的。錯失了收複燕雲的大好時機,造成了南北以後的多年對峙,以及後來王朝的積貧積弱。有人甚至說,北宋之是以先後處在了契丹和女真的威脅之下,成為曆代王朝當中最為衰弱的一代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宋太祖所采取的先南後北的政策。

但實際情況并不盡然。

當後周和北宋交替之時,契丹的穆宗皇帝是一個極為荒淫腐化的人,契丹貴族之間的争鬥也是極為激烈。周世宗在這一時期進犯,契丹治下的漢将都紛紛舉城投降。但是,即使是皇帝昏庸無度,内部政局動蕩。北宋在968年及969年先後兩次進攻北漢,前者是在穆宗繼位的末年,後者是在穆宗皇帝剛剛被近衛所殺的時間,這兩個時間點都應當算是契丹内部最亂的時候了,但是北宋的軍隊卻在太原城外,接連兩次都被契丹兵所打敗,這不就正好能夠說明契丹的軍力較北宋更為強勁嗎?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對于周世宗的北伐雖有功績,但是也要看到大批漢官出城投降的情況。要是周世宗沒有病逝于軍中,而是直接前去進攻幽州,幽州一直都是契丹屯兵的重鎮,雙方在這裡必然是要展開激烈的鬥争,沒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周世宗一定能夠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979年趙光義在滅掉北漢之後轉而向幽州進發。在沿途大批守臣投降于宋的情形之下,還是沒有能夠拿下幽州。

北宋王朝的統一之路,選擇了先南後北,是對是錯?

其實,宋太祖對于收複燕雲十六州一事一直是念念不忘的,但是還是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政策,也是充分考慮到了當時的實際情況,而不是那麼随随便便就定下的決定。試想,在後來分裂格局的局面基本結束,趙光義再無後顧之憂,還有全國的人力物力作為後盾的情況之下,還敗兵于幽州城下。而宋太祖隻能憑借中原一地的人物地理,有怎麼能輕易取勝呢?

一個國家,隻有先行聯合統一,才能夠有用有效的力量,對内謀求發展,對外防禦拓展。這就是宋太祖''先南後北''政策最基本的政治理論。

要是在還沒有穩定内部,解決南方小割據政權的情況之下,就貿然的出兵攻打契丹。那恐怕北宋又将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割據局面又要延續若幹年,五代十國的曆史又将延續下去了。

參考書籍

《宋史十講》鄧廣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