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抄了年羹堯的家,看到了七個字,為何将一人枭首懸挂十年?

雍正抄了年羹堯的家,看到了七個字,為何将一人枭首懸挂十年?

張廷玉和年羹堯,是康熙皇帝捧出來的一文一武,也是漢臣之中的兩個标杆。

不過,年羹堯和張廷玉一比,他的結局隻能用“凄慘”二字形容,張廷玉雖然晚年備受冷落,也可謂凄涼,可好歹死後還撈了一個配享太廟的殊榮。

年羹堯落了個什麼下場?被數九十二罪,年家上上下下悉數被罷官,兒子年富被處死,年羹堯自己也在獄中自盡。

張、年二人之後,哪個漢臣還敢如他們一般操弄權勢?又有哪個漢臣能如他們一樣?縱是出了名的劉墉和紀曉岚也隻得乖乖捧乾隆的臭腳。

雍正抄了年羹堯的家,看到了七個字,為何将一人枭首懸挂十年?

年羹堯此人也算是少年得意,21歲便中了進士,旋即改授庶吉士,這已經在暗示康熙皇帝準備重用他了。

果然,僅僅九年之後,30歲的年羹堯便擢升為四川巡撫,實授的,不是署理,自此掌管一省軍政,也難怪年羹堯得意。

後來,川陝總督音泰彈劾他,部議結果是要罷了他的官,誰知道康熙皇帝用了“一票否決權”保住了年羹堯,此後仍然繼續對他予以重用,聖眷之隆,羨煞了無數人。

康熙六十年,年羹堯升任川陝總督。

不過,年羹堯政治生涯的巅峰是在雍正朝,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便年羹堯太保銜,後逢羅布藏丹津叛亂,又升為撫遠大将軍,總理川、陝、雲三省軍務,可謂出盡了風頭。年羹堯率清軍打得青海叛軍滿地找牙,雍正一高興,賞賜一茬又一茬地送到了年羹堯的嘴上,上到他父親,下到他兒子,個個得了封賞。

此時,談到年羹堯,誰敢不豎起拇指稱一聲“年大将軍”?

雍正抄了年羹堯的家,看到了七個字,為何将一人枭首懸挂十年?

但是,年羹堯的毛病也被慣出來了,沒辦法,是以惹惱了雍正皇帝,進而被慢慢地疏遠和冷落了,最後更是将他當成一根刺給拔除了。

年羹堯“才氣淩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縱”,這是典型的居功自傲,恃寵而驕,是以得罪了不少人。

年羹堯有多驕縱呢?

他駐守邊地之時,不論是蒙古王公,還是額驸阿寶,隻要見他就得跪拜;入京觐見途中經陝西、直隸之時,陝西巡撫範時捷和直隸總督李維鈞得跪在路旁迎接他;入京之時,還得為他清路,王公重臣也得出城跪迎,他卻自以為理所當然地不予回禮。

雍正皇帝知道之後,會是什麼想法?好你個年羹堯,我這皇位是不是應該讓你來坐了?

是以,雍正也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和冷落年羹堯。

後來,年羹堯上疏拍雍正的馬屁,卻被雍正挑刺給痛罵了一頓,然後一步一步地收他的權,解他的職,這時候所有人看明白了,雍正要對年羹堯下手了!

于是,年羹堯曾經得罪過的人一個個跳了出來,對他不斷地彈劾,最後将他逮捕入京。

雍正有多恨年羹堯呢?硬生生湊足了九十二條罪狀。

是以,年羹堯想不死都難。

雍正抄了年羹堯的家,看到了七個字,為何将一人枭首懸挂十年?

那麼,雍正讓人抄了年羹堯家之後,到底在他家發現了七個什麼字,竟然讓雍正氣得哇哇叫呢?

年羹堯有一個幕僚叫汪景祺,此人可謂是年的鐵杆粉了,将他吹成了“宇宙第一偉人”。

汪景祺曾經跟着年羹堯西征,後來又将自己一路所見所聞所得寫成了一本書——《西征随筆》,這二貨在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三日的日記中寫了一首詩:

皇帝揮毫不值錢,獻詩杜诏賜绫箋。千家詩句從頭寫,雲淡風輕近午天。

實際上,這首詩并不是汪景祺寫的。

康熙皇帝南巡的時候,遇到了獻詩拍馬屁的杜诏,康熙看完挺喜歡,是以賜了一幅字給杜诏,杜诏拿回去一看,隻見上面寫着:“雲淡風輕近午天。”後來,一個無錫人便憑着這幅字寫成了雍正皇帝看到的那首七言絕句。

但是,汪景祺這白癡覺得這首詩是“诙諧之語,頗足解頤”,當成搞笑段子來看,看完了笑完了還不算,他還不怕死地寫到了日記中。

雍正抄了年羹堯的家,看到了七個字,為何将一人枭首懸挂十年?

雍正看了這首詩後為何會發怒,直罵“悖謬狂亂,至于此極。惜見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種得漏網也”?

因為“皇帝揮亳不值錢”這七個字,原本隻是說康熙寫的字不值錢,可卻觸怒了雍正皇帝——好呀,說我爸的字不值錢,這不擺明了是在說我爸沒文化,擺明了是在諷刺我們滿清是從山溝溝裡出來的蠻夷!

清朝皇帝的自尊心是很強的,很怕别人說他們沒文化,是以入關後,他們拼命的學習,想要徹底地擺脫“沒文化”這個帽子。

但是,同時他們又加緊了對文化方面的控制,是以将“文字獄”發揮得淋漓盡緻。

汪景祺日記中的“皇帝揮亳不值錢”和傳得沸沸揚揚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可謂是異曲同工,是以汪景祺是逃不過文字獄了。

好在汪景祺說不想說寫這首絕句的人的名字,不然的話,這首詩的作者也跑不了。

汪景祺的下場也是比較慘,雍正讓人砍下了汪景祺的頭,然後挂在菜市場示衆,這一挂就是十年,直到雍正死後才經乾隆點頭被取了下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