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戰百勝”的朱可夫,為何每次打仗,士兵傷亡人數都比對方多?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聯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蘇聯元帥。1943年1月18日,他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争中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他在蘇德戰争中功勳卓越,故被公認為是二戰中最優秀的将領之一。

“百戰百勝”的朱可夫,為何每次打仗,士兵傷亡人數都比對方多?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550萬軍隊,兵分三路入侵蘇聯,以著名的“閃電戰”戰術快速占領蘇聯的領土。由于戰鬥裝備上的差異,加上蘇聯沒有防備,蘇聯紅軍的防線很快崩潰,無數人犧牲,損失慘重。7月下旬,斯大林不接受朱可夫放棄基輔的建議,還罷免了他總參謀長的職務。兩個月後,蘇聯的西南方面軍被殲滅了66萬人,斯大林才知道朱可夫的主張是正确的。9月,朱可夫才重返前線。

德軍在距離莫斯科僅300公裡—400公裡時,制定了“台風”計劃,企圖從北、西、南三個方面分割圍殲蘇軍主力,然後從南北兩個方面向莫斯科迂回,入冬前攻下莫斯科。德軍集結了“中央”集團軍群所轄3個集團軍和3個坦克叢集,以及第2航空隊,共78個師,180萬人。蘇軍最高統帥部在莫斯科以西建立了縱深300公裡的三道防線,進行防禦的是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所轄的15個集團軍和1個戰役叢集共125萬人。

“百戰百勝”的朱可夫,為何每次打仗,士兵傷亡人數都比對方多?

盡管蘇聯紅軍進行了頑強抵抗,德軍仍然突破了蘇聯紅軍的防線。德軍第2集團軍突破了蘇聯紅軍第50集團軍的防線,于1941年9月下旬攻陷了布良斯克,10月3日奧廖爾陷落,德軍沿着奧廖爾-圖拉的公路推進。10月7日,德軍則進抵維亞濟馬地域,蘇聯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大部分軍隊在此陷入合圍,一直頑強抵抗到10月12-13日。德軍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戰役中,俘虜蘇聯紅軍58萬人。隻有85000蘇軍突出德軍防線。10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結束了對維亞濟馬一線蘇聯紅軍的圍殲。此時朱可夫又抽調了一批新部隊,前往莫斯科,蘇軍的人數一度超過了德軍。

“百戰百勝”的朱可夫,為何每次打仗,士兵傷亡人數都比對方多?

在朱可夫等人的指導下蘇德雙方經過多次交手後,次年4月蘇聯先後解放了羅加切沃、别廖夫等一系列地區與城市,成功保衛了莫斯科,但蘇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德國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的兵力為50萬。而蘇聯在此戰中,共有70多萬人傷亡和被俘,遠超德國。

這個資料,不能說明朱可夫的“百戰百勝”将軍是浪得虛名。要知道,當時德軍有備而來,蘇軍毫無準備,德軍在氣勢上也很不錯。再加上兩國在軍事上的差距,蘇聯靠“人海戰術”,能打赢德國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百戰百勝”的朱可夫,為何每次打仗,士兵傷亡人數都比對方多?

朱可夫在之後的二戰中,也使用過這種戰術,打敗法西斯部隊。例如1943年9月的“第聶伯河會戰”中,朱可夫指揮瓦圖京大将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和科涅夫大将的草原方面軍,共計263萬人,與德軍作戰。德國當時的兵力是124萬左右,蘇軍的人數是他們的2.1倍。最終,蘇軍赢得了這場戰争的勝利,雙方傷亡人數在170萬人到270萬人之間,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一場最大的軍事行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