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什麼是英雄?

英雄指才能勇武過人、具有英勇品質、為人民利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

英雄者,有淩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懸。“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的辯證道理,其本質離不開“國”“民”兩字。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在登上廣武山參觀楚漢戰争遺址後,感歎道:“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意思就是事實上,沒有誰天生就是英雄,英雄都來自小人物,他們之是以成為英雄,是因為他們趕得巧,既不早一步,也不遲一步,他們恰好踩着時代最需要的步點,在最恰當的時候及時出現了。

不過要說起曆史上的著名影響當屬梁山好漢,不過這些人并不能都算是英雄,有的是因為被逼上梁山,而有的則是為百姓做事成為英雄,比如武松。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提起武松,大家都說他是“打虎英雄,英雄武二郎”,民間都把他當作英雄看待,不過他曾經殺過人,是以被逼上梁山。

武松的手沾染過血,也為百姓做過好事,但他算不算英雄,我們無法界定,因為古今人們所處的環境不同,價值取向不同,是以對英雄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

雖然有的英雄疾惡如仇,但有一部人也會鋤強扶弱、行俠仗義,憑借過人的天分,頑強的毅力,再加上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最終被視為真正的英雄。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中國曆史上的英雄有很多,也有許多贊美英雄事迹的一些民俗諺語,比如:“英雄腳臭,好漢屁多”。

不得不說,這句俗語乍一聽讓人很不舒服,當你揭開它的真相以後,你會發現這句俗語合情合理。

初看這句話非常粗俗,任何一個人被别人說腳臭都會很尴尬,在衆多場合放屁更是不禮貌的行為。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不過在古代人們都是靠雙腳走路,别看影視劇中的古人都是騎馬或者坐轎子,實際上都是騙人的,就拿宋朝來說,雖然國家很富有,但很多官員退休後也得騎驢。

而尋常百姓連騎驢的待遇都沒有,隻能靠雙腿走路,因為經常走路,人的腳會出汗,古代的鞋子透氣性不是很好,汗悶在鞋子裡自然會臭。

此外,古代英雄都喜歡風餐露宿,飽一頓餓一頓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面對這種長期颠沛流離的生活,洗腳對于他們來說自然不重要,是以難逃被世人戲谑腳臭的命運。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好漢屁多”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從剛出生的嬰兒到百歲老人,無論男女在器官的運作之下都會排出有聲音或者有氣味的行為。

在古代,英雄好漢的飲食極為不規律,行走江湖沒有一頓能吃飽飯,甚至有時候好幾天都吃不上一頓飯,隻能啃随身攜帶的幹糧,當遇到酒家後就會痛快地幹一場。

最明顯的就是在《水浒傳》中,好漢們在遇到酒家後就是一頓狂歡,因為暴飲暴食導緻腸胃經常受傷,是以時不時放出幾個“如雷貫耳”的屁也在正常不過。

此外身體排氣是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隻不過發生在英雄好漢的身上比較頻繁,是以才會有這種說法。

古人講“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是啥意思?為何會這樣講?

聲明:内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