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歲萌娃持續便血,2歲孩子脖子被戳,這些物品别再給孩子玩了

1歲萌娃持續便血,2歲孩子脖子被戳,這些物品别再給孩子玩了

誤食魚骨導緻孩子持續性便血

陽陽(化名)媽媽帶孩子來到南京市兒童醫院的時候,陽陽已經持續4天慢性失血,出現了貧血的症狀。

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張志華表示,“孩子來的時候面色不好,有些蒼白,沒精打采。”

事件起因是幾天前一歲半的陽陽鬧着要玩餐桌上吃剩的魚骨頭,當即被奶奶制止了。陽陽哭鬧着把一堆魚骨扒得亂七八糟。“應該就是那會功夫,孩子偷拿了魚骨吞下的。”奶奶說道。

三天後,陽陽突然出現了血便,并伴有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等情況,在附近的醫院診斷為腸炎,挂了2天水仍不見好,做CT後,顯示在孩子腹腔處存在異物。

1歲萌娃持續便血,2歲孩子脖子被戳,這些物品别再給孩子玩了

“我們想着孩子應該能自己拉出來,沒處理就回家了。誰想到,之後的兩天便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陽陽的媽媽說。

當醫生重新為陽陽進行CT檢查時,異物并沒有如家長所願自行排出,而是卡在了乙狀結腸處,形狀類似于三角形,還有些尖銳。

“我們接診過很多類似的病例。”張志華說,“陽陽的血便可能就是腸道被異物的尖銳處劃傷了,為防止異物造成腸道穿孔,是以盡快安排手術取出了魚骨,孩子脫離了危險。”

1根筷子差點把孩子脖子戳穿了

前不久一則新聞報道,奶奶用筷子插了塊蘋果給2歲多的林林吃。沒想到,奶奶轉身進屋拿個東西的功夫,林林拿着蘋果騎着車翻倒了,筷子徑直從孩子嘴巴裡插了進去,從側面就能看到貫穿了整個脖子。

孩子被送往醫院後,頸部CT結果顯示:二十多厘米的筷子從患兒的口腔進入,經過咽部後壁,通過頸椎2、3間隙,一直向後到達後頸,幾乎戳穿了皮膚。

1歲萌娃持續便血,2歲孩子脖子被戳,這些物品别再給孩子玩了

南京市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邱德智說:“雖然筷子沒有傷到患兒的食道和氣管,但可能損傷椎動脈和頸神經,術中很有可能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還好,最終手術成功将筷子從林林的口中取出,孩子脫離了危險。

尖銳物品不當玩具

意外發生立即就醫

很多家長認為,我家孩子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然而,筷子、剪刀、螺絲刀、鑷子、鉛筆、樹枝、竹簽……這些都曾出現在醫院的手術台上。

是以,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和安全教育,看護好孩子,電池、磁鐵、釘子、魚骨、雞骨等體積小、尖銳、容易入口的物品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尤其是在玩耍、運動時,手上千萬别拿東西。對于行動能力強、保護意識又不足的兩、三歲的孩子,更要當心。杜絕一切意外發生的可能,防患于未然。

醫生還提醒,如果孩子頭部不慎插入了異物,無論創口大小、深淺,都不要自行拔除,一定要立即送往就近的醫院治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