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中槍犧牲,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孩子扔進山溝裡,被老鄉救活

七歲的黃義先終于走進了學校,走進了一個新的家。

黃義先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他的家在江西橫峰,早在他出生之前,爸爸黃主貴就參加了方志敏上司的農民暴動。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闖入他的家,殺了他的爺爺,燒了他家的房屋。爸爸隻好離開家鄉,參加了江西紅軍部隊,與媽媽一起跟随部隊到了福建閩北山區開展武裝鬥争。

媽媽中槍犧牲,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孩子扔進山溝裡,被老鄉救活

在戰火紛飛的日子裡,黃義先出生在閩北的武夷山下。爸爸經常率領部隊外出作戰,而媽媽卻背着他,冒着被敵人圍追堵截的危險,到處奔波,開展婦女工作和擴軍活動。每到一地,媽媽就把他從背上解下來放到老鄉的床上,匆匆喂幾口米湯,然後就忙碌工作。一有緊急情況,把他往背上一拎,就趕緊轉移到别的地方。

黃義先沒吃過媽媽一口奶, 不知道母乳是什麼滋味,到了兩三歲還站立不穩。

媽媽中槍犧牲,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孩子扔進山溝裡,被老鄉救活

那是秋日寒冷的一天,媽媽背着他在一個村子開展婦女工作,結束後剛出村就與敵人遭遇了,媽媽急忙往後山上跑,敵人在後面窮追不舍,并開槍打中了媽媽。媽媽身上流出了鮮紅的血。在犧牲前,她用盡最後的力氣将黃義先抛進了一個山坳裡。兩天後,他被一個上山砍柴的老鄉發現,見還有一絲氣息,便帶回家中,找人急救。黃義先奇迹般地活了過來。

老鄉從包裹的小被子上發現了黃義先父母的名字,得知他爸爸是紅軍的将領,就想辦法找到部隊,把他送回到爸爸的身邊。這樣,黃義先又開始了跟着部隊戰火硝煙、風餐露宿的生活。

媽媽中槍犧牲,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孩子扔進山溝裡,被老鄉救活

可是,就在媽媽犧牲不到一年的時間,部隊在一次戰鬥後休息時,突然遭到了敵人的包圍,頓時槍聲大作。爸爸趕緊指揮和掩護部隊突圍,在激烈的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敵人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懸挂在縣城的城樓上示衆。

不到一年,黃義先前後失去了兩位親人。他成了一個孤兒,天天哭喊着要爸爸、 媽媽……

黨組織考慮到他的安全和今後的成長,決定把他轉移到延安。失去父母的紅軍孤兒終于回到了黨中央的懷抱裡。

七歲的黃義先在八路軍的學校裡上學了。在課堂上,他對同學們說:“我很早就沒有了父親母親,共産黨就是我的父親母親。”

■文/改編自《紅色搖籃裡的孩子們》 (李倫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媽媽中槍犧牲,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孩子扔進山溝裡,被老鄉救活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