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賽季的夏季轉會視窗,當格拉利什以1億英鎊從阿斯頓維拉轉會曼城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筆交易。

這筆交易之是以發生,其實涉及很多利益糾葛。
曼城方面,阿圭羅離隊之後,球隊缺乏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可以撐起曼城進攻體系的中鋒,可惜市場上,瓜迪奧拉又實在找不到能力與價位均特别合适的心儀人選。
于是,瓜迪奧拉退而求其次,想到了執教生涯幾次主打無鋒陣時,伊涅斯塔和大衛·席爾瓦所扮演的角色,沒有正印前鋒,那就搞多核體系,效果也不錯。
想來想去,習慣在左邊路活動,踢法更像是前腰的格拉利什最為合适,可以和德布勞内共同組成新的前場驅動雙核,甚至加上神經刀B席,可以組成多核的局面。
格拉利什方面,之是以下定決心離開曾經誓死效忠的阿斯頓維拉,倒不是因為對瓜迪奧拉的足球哲學有多麼向往,而是他想去往更高的舞台提升自己的身價,進而為自己争取英格蘭國家隊的主力增添砝碼。
看過2020歐洲杯的朋友,恐怕不會不記得這樣一幅場景:賽場之外,穆裡尼奧和一衆英格蘭名宿幾次谏言,格拉利什是英格蘭最合适的左邊鋒人選;賽場之上,索斯蓋特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堅持使用斯特林。
就連小夥子芒特,都比格拉利什受到了索斯蓋特更多的青睐,事實上,格拉利什前腰邊鋒化的踢法,也是能适應多個位置的,打左邊鋒沒問題,打前腰也不在話下。
但是索斯蓋特就是把格拉什定義成為替補和輪換,個中緣由,不用我多說了吧?相較于斯特林英超冠軍球員的身份,相較于芒特歐冠冠軍成員的身份,格拉利什阿斯頓維拉核心的出身實在有些過于寒酸,偏偏這個位置競争力還不小,索斯蓋特肯定要信任經曆過更多大場面的斯特林和芒特們呀。
某種意義上說,這次略顯尴尬的歐洲杯之旅,促成了格拉利什的轉會,相較于成為阿斯頓維拉的豐碑而言,成為英格蘭的傳奇,明顯才更有誘惑力。
誰都知道,近些年,英格蘭隊的勢頭不錯,英超聯賽搞得好,青訓水準高,國家隊人才井噴,國際比賽的戰績也越來越穩定。
格拉利什,不會看不透其中的關節,他十分想成為這樣一支英格蘭國家隊的主角,歐洲杯成為配角,不打緊,還有世界杯呢,世界杯可是個更大的舞台,很多球員在這個舞台上一戰成名,名垂青史。
格拉利什,當然想成為萬衆矚目的英雄。
是以曾經對格拉利什百般挽留的阿斯頓維拉,也忽然變得善解人意起來,他們不想耽誤格拉利什的前程,隻要錢給得足夠合适,那麼格拉利什就是你的。
嗯,1個億,曼城笑了笑,良心價,不貴,成交。
就這樣,瓜迪奧拉找到了“心儀”的球員,格拉利什來到了“向往”的球隊,雙方各有算計。
索斯蓋特也在一旁拍手叫好,為英格蘭養士,好樣的,大不列颠人民會喜歡你的,佩普!
等一等,這一幕似乎有點兒熟悉,當年瓜迪奧拉在拜仁是不是也這麼幹的?
隻不過,與瓜迪奧拉過往大多數奇思妙想類似,格拉利什在曼城的改造之旅過得實在有些艱辛,雖然一到球隊就一度将斯特林擠到替補席上,但是英超11次出場,進1球,助攻2球;歐冠5次出場,進攻1球,助攻1球的資料實在不怎麼美好。
格拉利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觸球次數,也即球權的大量減少。在阿斯頓維拉,格拉利什想怎麼踢,球隊就怎麼踢,頗有古典前腰主導全隊進攻的風範;但是在曼城,格拉利什就算再怎麼被委以重任,也隻是其中一個零部件。
對于格拉利什來說,這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适應過程,但也是不得不适應的過程,如果不能很好融入曼城的戰術體系,也就意味着提升自我價值這步棋失敗了,那麼在索斯蓋特眼裡,就更加坐實了自己隻配打替補的結論。
對于瓜迪奧拉來說,如果格拉利什打不出來,1個億的豪賭,也将宣告失敗,就像當年伊布幾乎可以适配任何球隊的任何陣容,唯獨在瓜迪奧拉這裡不靈光,格拉利什同樣是個好球員,瓜迪奧拉嘴上說:“格拉利什踢得不錯!”,但是他真的心裡有底嗎?
近期又開始逐漸活躍起來的斯特林,隻要格拉利什一登場,就會被擠到右路,也不知道,這樣對于斯特林來說會不會有所影響,整體出場時間進一步銳減的斯特林(上賽季福登橫空出世,搶占了斯特林不少出場時間),是否還會受到索斯蓋特一如既往的信任?
索斯蓋特也有些撓頭,按照瓜迪奧拉這樣的安排,假如格拉利什踢着踢着廢掉了,斯特林和福登到底誰又更堪大用?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弄好了,大家都很開心,多赢;弄得不好,大家都很難做,都是受害者,皆輸。可到底會是哪一種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