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前期賢明,後期“以佛治國”緻使國運衰敗

他是一位壽數堪比乾隆的長壽皇帝,也是一位極有文學修養的“高學曆”帝王。南朝的梁武帝蕭衍,一個高開低走的悲劇皇帝。在他統治下的大梁日益強盛,但是後期他卻别出心裁地走上了以佛治國的路子。最後使得大梁國運衰敗,走上了南朝時期王朝短命的老路。

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前期賢明,後期“以佛治國”緻使國運衰敗

蕭衍本是一個博學多才、文武兼修的當世名士。南齊皇室的蕭子良看重了蕭衍的才華,把他收入帳下。後來南齊皇帝病重,身為皇子的蕭子良和他的兄弟蕭鸾都謀劃起了起兵奪權的事情。蕭子良很是仰仗蕭衍的才華,但是在和兄弟的對抗中蕭衍卻是突然投靠蕭鸾,使得蕭子良的所有算計化為了泡影。之後蕭鸾成為了南齊的皇帝,但是蕭鸾死後他的兒子卻是一個殘暴昏暈的主兒,而蕭衍的大哥也被蕭鸾的兒子毒死。

蕭衍忍無可忍,帶領兵馬反抗南齊朝廷。靠着無雙的智計,最後建立了大梁,年号天監。而他統治的前期,對内對外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前期賢明,後期“以佛治國”緻使國運衰敗

1,對内改革官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世族對于政治的影響或者把控都是極為驚人的。幾乎每個皇帝都會受到這些世家大族的掣肘,是以長期以往世族勢大,且腐敗嚴重。而且因為朝廷人才幾乎都是出自于世族,是以整個天下都被他們攪的亂七八糟。曹丕可能萬萬沒想到,在他手裡通過的“九品中正制”本來是為了選拔人才,到最後卻成了腐敗的幫兇。

蕭衍在推翻南齊的過程中把這一點看得很清楚,是以大梁建立後不久就頒布了一個新的官制。新官制把等級分為流内十八班、流外七班、三品蘊位、三品勳位,雖然聽起來繞口又不還了解,但是卻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比起原來的制度,新制度大大的放寬了入朝為官的門檻。如此一來,大量有學識的寒門學子湧入朝堂。有了新人才的進入,整個國家一下就變得活力四射。

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前期賢明,後期“以佛治國”緻使國運衰敗

2,對外保境安民開拓疆土

天監二年,北魏覺得大梁立國不穩,就聚集了大量的部隊南下。剛開始的時候,的确如魏軍預料的那樣,大梁好幾個地方失守,但是好在蕭衍布置得當。迅速的擋住了北魏前進的步伐,長期的對峙北魏看不到希望也就撤軍了。

受了欺負,蕭衍自然要還回去。506年,大梁将軍韋睿攻下合肥等三城,後來又是節節勝利。之後北魏和大梁的軍隊對峙于鐘離城,大梁方面齊心協力最終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正是這次的勝利為大梁換回了十年的太平。

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前期賢明,後期“以佛治國”緻使國運衰敗

自滿之下的開創之舉:以佛治國

因為蕭衍文治武功的巨大成就,大梁也成為了南北朝時期政權的巅峰。但是蕭衍卻在此時迷失了,他沉醉于自己的功績,滿足于自己的才華。随着時間的流逝,整個人就飄了,自傲的情緒萦繞着他。就像唐玄宗李隆基一樣,認為諾大的江山已經被自己推上了高峰,就想搞點别的事做。

曆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前期賢明,後期“以佛治國”緻使國運衰敗

但是蕭衍與李隆基不同,李隆基功成之後想着玩兒樂享清福,蕭衍卻要創世紀。我們說過蕭衍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名士,他在儒家道家佛家幾個方面都有比較深的研究。這個時候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居然想把幾家融合在一起,并且還要推行到治理國家當中去。甚至在這期間,作為皇帝的他一直居住在寺廟中,要以佛家思想作為主導開展自己的“抱負”。大臣們多次把他請回皇宮,但是年邁固執的蕭衍已經聽不進去别人的意見,他隻沉浸在自我迷醉的美夢裡。而此時那些善于拍馬屁的奸人正好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長期被謊言包圍的他再也聽不進去忠臣的谏言。這也讓天下寒門學子失去了希望。大梁經過短暫的輝煌之後走向了下坡路。

之後不久,先是爆發了侯景之亂,然後蕭衍的幾個兒子又上演了一場諸子奪嫡的戲。最後蕭衍被侯景囚禁、斷絕飲食,活活餓死。可歎,一代帝王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鄰家小史官

#蕭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