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秦國曆史上有不少青史留名的君臣典範,為秦國的發展和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秦穆公和百裡奚、秦孝公和商鞅、秦惠文王和張儀、秦昭襄王和範雎,當然還有秦始皇和李斯。李斯對秦朝的建立所立下的功勞不可謂不高,但這位秦朝曆史上位極人臣的丞相最終卻敗在了趙高的手中,确切來說,李斯是敗在了自己手中,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落得個夷三族的下場。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李斯原本隻是楚國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吏,日複一日的工作不過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李斯感覺每天都在浪費生命,但他又不知如何突破這種局限,不過,人的開悟往往是在某個瞬間突然醒悟的,李斯也不例外,他的開悟是拜兩隻老鼠所賜,見了人驚慌竄逃的廁所老鼠和悠哉遊哉的糧倉老鼠,不同的環境,完全不同的際遇,讓李斯心生感歎:“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是以他辭職了,跑去找荀卿拜師學藝,學成之後又經過考量,最終決定到最值得去的秦國建功立業。李斯的目标很明确,他要在秦國建功立業,名垂千古,而事實上他做到了。

當時呂不韋正廣招天下有才學的人,他就到了呂不韋門下,經由呂不韋的推薦,李斯終于與秦王政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然後李斯就對秦王政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他勸說秦王政趁山東六國勢力疲軟的時候東進,兼并六國,統一天下。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在得到秦王政的認可之後,李斯又建議秦王政撒金離間六國君臣,君臣不睦甚至生疑自然對秦國有利無害,這同樣被秦王政采納,就在李斯一步步赢得秦王政信任的時候,秦王政突然來了一個逐客令,對此《史記》中記載說是因為鄭國渠的修建者南韓人鄭國的間諜身份被揭穿,秦國的宗室趁機勸說秦王政驅逐在秦國的列國客卿,而來自楚國的李斯自然也在被驅逐之列。

李斯可不願意讓這件事成為自己在秦國政治生涯的攔路虎,是以他上書列舉列國客卿在秦國所立下的大功來勸說秦王政收回成命,最終秦王政也确實不再驅逐客卿,李斯成為秦王政最信任的臣子,君臣推動秦國的統一大業,終于在公元前221年結束了戰國七雄的紛亂局勢,建立了大一統的秦朝。

秦朝建立之後,李斯如願成為丞相,主張廢分封制而在全國範圍内推行郡縣制,然後明法度、定律令,實行嚴刑峻法,進而輔佐秦始皇建立了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性質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封建王朝,而且正是李斯的主張,讓皇權淩駕于一切之上,皇權至上。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李斯将自己的法家思想融入秦朝的政治體系中,為秦朝各項制度建設立下了大功,也是以,李斯成為當時地位最為尊崇的臣子,他的人生走向了頂峰,他的長子李由成為三川郡守,而“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所謂盛極必衰,連李斯自己都說:“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倘若他能夠急流勇退,能有個好的結果也未可知,但他并沒有,而他所有的富貴和權勢随着秦始皇的去世而變得不再那麼明朗。秦始皇也算是壯年去世,且死在出巡的途中,即沙丘。考慮到秦始皇死在國都以外的地方且生前沒有立太子,為避免引起動亂,丞相李斯第一時間隐瞞了秦始皇的死訊,秘不發喪。

而郎中令趙高從秦始皇的死中看到了自己的機會,他說服秦始皇的少子胡亥即位,然後又說服位高權重的李斯站在了胡亥這一邊。曆史将李斯推到了三岔路口,他不知道如何選擇前進的道路,如果堅持立遠在上郡額扶蘇為帝,勢必要費些手段,且扶蘇上位之後,蒙恬必然被重用,他李斯這個丞相很可能就從丞相的位子上掉下來,即便不掉下來也不會如過去般受重用。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對權勢的渴望,讓李斯無法放棄眼前的利益,趙高正是捏住了李斯的這個弱點,勸說李斯扶立胡亥為帝。李斯對自己太過信任,他并沒有把胡亥和趙高放在眼中,他認為胡亥即位之後,自己仍舊位極人臣,仍舊是秦朝的大功臣,但他沒想到,他一開始就被趙高算計了。

李斯和趙高矯诏扶立胡亥為帝,并矯诏除掉了扶蘇、蒙恬,完全了秦朝的權力交接。這是趙高第一次和李斯交手,李斯掉進了趙高設下的陷阱中而不自知,以至于一步錯步步錯。

胡亥登基之後,雖然李斯還是左丞相,依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實際上胡亥最寵信的始終是趙高,即便趙高位在李斯之下,卻能保持朝政。這個時候,趙高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步,即鏟除異己,他說服胡亥成為高閣中的皇帝,遠離群臣,而他成為胡亥和群臣的聯系。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他勸說胡亥為鞏固皇權實行嚴刑峻法,對秦朝宗室人員和朝中重臣展開屠殺,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兒子被殺的被殺、自盡的自盡,公主們也都被殺了個幹淨,這就是所謂的“滅大臣而遠骨肉;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去先帝之故臣。”經過趙高這麼一折騰,朝中都成了趙高的人,趙高開始胡作非為,天下之人開始苦秦,各地有了亂勢,這個時候,趙高就對李斯下手了。

胡亥繼位之後,李斯雖然是左丞相,但胡亥對他并不信任,倒也并無猜忌。李斯很多次上書都得不到胡亥的重視,有的甚至石沉大海,尤其是趙高專權之後,李斯直接沒有機會見到胡亥,他對趙高的不滿在積累,然後趙高對李斯說:“現在關東很多盜賊,皇上卻還要繼續修建阿房宮,到處尋找無用的寶貝玩物,我想勸谏,但地位太低,您是丞相,怎麼能不勸谏呢?”

李斯不知有詐,對趙高說:“我早就想勸谏了,但苦于見不到皇上。”

趙高又說:“這是小事一樁,等皇上休息的時候,我會派人告訴您。”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結果,趙高每次都在胡亥和後宮妃子們玩耍的時候通知李斯,李斯每次都打擾了胡亥的好事,自然招緻了胡亥的厭煩,趙高趁機向胡亥告狀,說當初李斯從龍有功,但地位沒有提高,是以李斯對皇上早有怨言,而且趙高懷疑三川郡守李由和關東盜賊有勾結,隻不過也隻是懷疑,畢竟李斯這個丞相在外的話語權勝過了皇上。

趙高的話,讓胡亥對李斯起了戒心,并準備将調查李斯和李由,伺機除掉李斯。不得不說,趙高這一招是真的高明,不過三言兩語就讓胡亥對李斯起了疑。這是趙高和李斯的第二次交手,同樣是趙高勝,他勝在胡亥的心在他這一邊。

李斯自然不願意坐以待斃,于是上書揭發趙高的惡行,胡亥不僅不相信,反而擔心趙高的安危,是以将這件事告知了趙高,并讓趙高查辦李斯。有了胡亥的準許,趙高就放心對李斯下狠手了,他将李斯抓捕入獄,還有李斯的家族成員以及賓客等,都進了監獄。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在嚴刑拷打之下,李斯曾屈打成招,但他認為自己還有一線希望,他學富五車,曾經勸說秦始皇兼并六國、行離間計,讓秦始皇撤掉逐客令,他有自信也能說服胡亥放了他,但說服胡亥的前提是他能見到胡亥或者他的陳述能被胡亥知道,但有趙高在,李斯所作的一切都是徒然。

李斯在獄中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書,将自己這三十多年的功績都陳述了進去,在李斯看來,這奏書足以打動胡亥,然後奏書被趙高得到,輕飄飄一句“囚安得上書!”就決定了這奏書的命運。

後來趙高又找人假扮禦史、谒者、侍中去審問李斯,真真假假,李斯也分不清究竟什麼時候該說真話,什麼時候違心認罪,等到胡亥的人來的時候,李斯就恰好違心認了罪,然後被腰斬,并夷三族。

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何鬥不過趙高?實際上李斯敗在了他自己手上

沙丘政變、趙高排除異己、李斯被腰斬夷三族,在這三件事中,趙高始終技高一籌,将李斯一步步引向死亡。

李斯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為何在與趙高交手的時候無一獲勝呢?很簡單,李斯與其說死在趙高手中不如說是死在自己手上,死在他對權勢的執念上,如果不是他對權勢太過執着,趙高又怎麼能說服得了李斯發動了沙丘政變,改變了秦朝的曆史呢?

一步錯,步步錯,李斯以為在二世朝能夠壓制胡亥和趙高而呼風喚雨,但實際上正是他建立了皇權至上的思想,以至于受制于此,雖為丞相,卻不得胡亥重用,反而被趙高一步步設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賠上了三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