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常說“三不問,四不摸”,光棍兒的行李,廚子的刀,寡婦的腰

在我國民間有着大量的民俗諺語,其中蘊含了我國人民千百年來總結的人生智慧,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事情都是經驗的總結,我們仔細琢磨琢磨就會發現,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古人常說,“三不問,四不摸”,這三不問,一不問年齡,二不問俗事,三不問籍貫,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本來是道教所流傳的規矩,一不問年齡,是因為道士們一生尋仙問道,早已将生命的長度忽視,把生死看得很淡,基本都十分灑脫,是以他們之間不問年齡;二不問俗事,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家沒個家長裡短呢?既然一心求道,那麼世俗的事情就應該放下了,何苦再追問過去;三不問籍貫,我們仔細想想,問人家籍貫是為了什麼呢?其實就是沒話找話,為了讨個近乎,道士雲遊天下,四海為家,很忌諱言行無端,拉家常籍貫。

其實, “三不問”很适用如今的社會,因為大家對隐私越來越看重了,想必大家都有被人拉着問東問西的經曆,确實很讓人反感,但是有時候又礙于情面,無法拒絕,隻能增加無盡的痛苦在自己身上,如過年的時候,别人問你工資、對象、要不要三胎等等。

而這“四不摸”就更有意思了,分别木匠的斧子、光棍兒的行李、廚子的刀、寡婦的腰。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這個四不摸。

第一個木匠的斧子,自從魯班開創了木匠這個工種,那曆朝曆代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離不開木匠,而古代的木匠不像現在有教育訓練機構可以去學習,那都得去拜師學藝,隻有師傅收了你這個徒弟,那才有機會吃這碗飯。

古人常說“三不問,四不摸”,光棍兒的行李,廚子的刀,寡婦的腰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木匠的斧子是人家的吃飯的家夥,相當于職業象征,有的更是傳家之寶,對其是相當的珍貴,是以,不建議大家去碰。

第二個光棍兒的行李,光棍兒在古代可不會被稱為單身貴族,真正的貴族那都十多歲就娶妻生子了,哪有幾個能單身的呢?是以光棍兒在過去那可是一個很深的貶義詞,為什麼呢?因為你要是打光棍兒,那大機率就三件事,一個是窮、一個是醜、一個是病,但凡有點錢的,誰不給自己說個媳婦呢?要麼就是自己太醜了,又沒錢,如果再攤上點病在身上,那就更完蛋了。

你想,一個醜窮病的單身漢,他的行李又能有什麼值錢的玩意兒呢?如果你要是碰了,沒準還要訛你一把,說你偷了他的錢,是以光棍兒的行李不能碰。

第三個廚子的刀,這個類似于木匠的斧子,出門在外誰不得下個館子啊,這廚子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職業,經常下廚房的人肯定有所感悟,那就是一把好菜刀,真的會影響做菜的效率。現在很多大廚師都有自己的專用刀具,過去能有一把趁手的菜刀,那更是廚子行走江湖的利器。

古人常說“三不問,四不摸”,光棍兒的行李,廚子的刀,寡婦的腰

再者,廚子這個行業很特殊,是給人們做吃食的,這就要涉及了一個食品安全問題了,現在的廚房都貼着“廚房重地,閑人免進”,其實古代也是這樣,那廚子的刀自然不能讓人随便碰,萬一真給客人吃出個好歹了,那可百口莫辯了。

第四個寡婦的腰,過去的社會可不像現在這麼開放,還什麼紳士手,那時候講究的是“男女授受不親”,這女人的腰可不是随便能碰的,除了老公以外,如果你要敢碰,輕則打斷腿,重則吃牢飯,因為耍流氓自古都是罪過。

古人常說“三不問,四不摸”,光棍兒的行李,廚子的刀,寡婦的腰

而這寡婦的腰更是不能亂碰,過去有這麼一句話叫“從一而終”,這寡婦一生要隻跟過一個男人,那村裡是要給人家立貞節牌坊的,你要是不三不四的摸了人家,好說不好聽,可能毀了人家一生的名節,你想想這是多大的罪過。

以古喻今,其實,這“四不摸”總結來說的都是一個詞,那就是尊重,我們應該尊重别人的職業,尊重别人的隐私,尊重别人身體,不過,古人早就明白的道理,現在人卻往往都不明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