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12月15日:多雲到陰天 氣溫7~16℃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你知道鹹甯有哪些文物嗎?

你知道文物背後的故事嗎?

鹹甯上承周楚文化,下接吳越文化

境内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8處

省保護機關47處

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鹹甯曆史

傳承中華文脈?

怎樣讓鹹甯的文化遺存“出圈”?

本土繪本《漫說鹹博》做出了探索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文博會“出道” 圈粉無數

11月26-28日,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漢舉行。

在衆多的展品中,文物繪本《漫畫鹹博》很快憑借精美的裝幀、豐富有趣的内容受到了參展者的喜愛。

“鹹甯文化底蘊深厚,從這本書裡便能略知一二。”

“原創的書簽也十分精美,感受到了鹹甯市博物館滿滿的心意。”

“文物變得這麼可愛,小朋友一翻開書就舍不得放下了。”

來往的參展者被“圈了粉”,興奮地和它“合影”,還紛紛咨詢購買管道。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據鹹甯市博物館從業人員介紹,目前這本書已經在鹹甯市圖書館以及鹹甯市區的各個香城書房上架,且計劃捐贈部分至湖北省圖書館,将作為公益性圖書供市民閱覽。此外,在鹹甯市博物館一樓大廳内,還專門為市民們開辟了一塊“閱覽角”,這本書也被陳列在書架上供來訪者翻閱。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漫說鹹博一書以活潑的文風介紹‘鹹博’,同時又跳出‘鹹博’,進而擴大了本書的涵量。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可讀性于一體,不失為一部老少鹹宜的科普讀物。”原鹹甯市委黨校教授、副校長艾國松在閱讀後評價道。

“小白”作者讓文物活起來

《漫說鹹博》屬于科普讀物,目标群體主要為兒童和青少年,繪本由三個部分的内容構成,分别以“石光”“銅趣”“瓷語”為題,介紹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鹹甯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為增強趣味性,還穿插設計有“鹹博小課堂”“漲點兒知識”等互動性強的小欄目。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軟萌的大熊貓、神秘的銅鏡、霸氣的弓弩……這些或呆萌、或精細、或粗犷的手繪形象均出自一人之手——魏楊。他既是本書的創作者也是鹹甯市博物館的從業人員。

2015年,魏楊進入市博物館工作。在此之前,他并沒有專業學習過文物考古類的相關知識,是真正意義上的 “小白”。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博物館這個大家庭,更好地勝任館内工作?他一直在思考、學習和探索。

他發現,想要拉近文物與人的距離,就必須展現文物“活潑可愛”的一面,讓文物變得有溫度。于是工作之餘他自掏腰包購買了平闆電腦,自學手繪相關課程,創作手繪文物形象。并通過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翻閱權威人士所著書籍、收聽觀看《國家寶藏》《國寶檔案》等文化類節目來進補專業知識。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在創作第二章第九話“銅鏡”時,為了更詳盡地解讀一面東漢時期名為“規矩八禽鏡”的銅鏡,他反複研看與銅鏡紋飾和漢字有關的文史資料,最終将鏡面上方的古銘文編譯出來呈現給讀者,力求保證所傳遞内容的科學性和專業性。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這本164頁的手繪文物故事《漫說鹹博》最終順利出版。

文創出新萌化一座城

其實,《漫說鹹博》已經不是鹹甯市博物館在文創上的初次嘗試了。

早在兩年前,鹹甯市博物館就已經陸續在其公衆号上推出“漫說鹹博”文物手繪作品。《疫情中的鹹博志願者》、《國寶講國寶》、《文博擺攤圖鑒》、《八佰前傳》等一系列線上原創條漫,以時下年輕人喜愛的形式介紹鹹甯的“國寶”。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其自主設計推出的“鹹博萌寶”官方微信表情包也大受歡迎。

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屬于自己的文化,是文化得以永續傳承的前提。

“今天我帶孩子們去博物館,将來他們長大後又會帶他們的孩子去各地的博物館,文化和傳統才能夠很好地傳遞下去。”《漫說鹹博》在緻讀者的話中寫道。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博物館這幾個字,容易給人留下厚重刻闆的印象。為了轉變這種固有的思維,消弭博物館與市民之間的距離感,也為了讓更多人知悉曆史,多元了解源遠流長的文化,鹹甯市博物館一直在尋找創新的途徑。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創作《漫說鹹博》繪本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讓更多的人願意和‘鹹博’‘交朋友’。”這本書裡集中介紹的文物隻是“冰山一角”,魏楊說,在工作期間,他發現其實考古的過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鹹甯的民俗、古橋古堰古民居等都散發着非凡的魅力,未來他還希望将更多有關博物館的知識、有關鹹甯的文化,通過文物繪本這樣容易被青少年被市民接受的形式記錄傳播開來。

萌化了!這還是你認識的鹹甯文物嗎?

全媒體記者:丁婉瑩

編輯:周萱

監制:向東甯

出品:新媒體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