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2004年08月28日,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決賽,中國“飛人”劉翔以12秒91打破奧運會紀錄,平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中國乃至亞洲曆史上首枚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金牌。一夜之間,劉翔成為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而這隻是劉翔輝煌運動生涯的開始。

2006年07月12日,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洛桑站男子110米欄的決賽中,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男子110米欄世界紀錄。原世界紀錄是由劉翔和英國名将科林·傑克遜共同保持的12秒91。2007年8月31日大阪田徑世錦賽男子110米欄決賽,劉翔以12秒95的成績奪得冠軍,進而實作“世界紀錄、奧運會金牌、世錦賽金牌”大滿貫。

回顧劉翔輝煌的職業生涯,能夠在歐美人擅長的短距離項目上稱雄世界體壇,證明了劉翔超強的運動天賦和後天的不懈努力,而能夠屢次在奧運會、世錦賽等重大國際比賽中超水準發揮,也能看出劉翔确實是一名為大場面而生的“比賽型”運動員。

那麼,我們如何測驗自己的專項跑步能力呢?

為何要定期進行專項測驗?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運動訓練是指為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在教練員的指導下制定有計劃的訓練過程,它是競技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運動訓練的主要參與者是運動員和教練員而不是一般的體育參與者,是一個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訓練水準,為取得運動成績奠定基礎。

從運動訓練學和生理學角度分析,作為從事長距離耐力項目的運動員,長期堅持周期性系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那麼,在周期訓練期間和比賽間歇期,就要針對從事的主項定期安排專項測驗内容。

定期測驗既能調動運動員訓練積極性,也能檢驗運動員專項能力水準,以便更好地部署接下來的訓練(比賽)目标。

比如:800米測驗:600米(全力)或1000(全力)

1500米測驗:1200(全力)米或2000米(全力)

5000米測驗:4公裡(全力)或6公裡(全力)

10000米測驗:8公裡(全力)或12公裡(9成體力)

半程測驗:15公裡(9成體力)或25公裡(8.5成體力)

全程測驗30公裡(8.5成體力)或35公裡(8成體力)

測驗和比賽成績的差異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比賽就是運動員訓練成果的展示。通常,比賽時的環境、氛圍、競争意識、主動參與意識,以及高科技裝備的選擇和運用等各種因素更容易激發運動員的積極性和鬥志,進而促進運動員有超常水準的發揮。

是以,不怯場、不顧慮場内外各種因素,敢于放手去拼搏的運動員總能在比賽中比出高于平時訓練水準的成績。

影響比賽發揮欠佳的因素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對于不靠跑步養家的大衆馬拉松跑者來說,訓練和比賽的目的主要是減壓+鍛煉身體,雖然比賽也會緊張,但是由于不需要考慮比賽輸赢、技戰術等顧慮,還不至于影響到發揮失常。

但是,作為靠運動成績吃飯的職業運動員就不一樣了,總有一部分運動員因為各種原因在比賽中無法發揮出自己的訓練水準。

克服“想赢怕輸”心理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沒有運動員不想在比賽中拿冠軍。但是一旦運動員過多考慮比賽結果,就會背上想赢怕輸的心理包袱,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例如: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羽毛球單打,排名世界第一的林丹首輪即被淘汰出局。

是以,我們不用刻意去想比賽結果,隻要敢于在比賽中毫無保留地發揮出自己的訓練水準,比賽成績和結果一定不會差。

客觀面對賽前“失眠”現象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賽前緊張說明運動員已經進入比賽狀态,理論上有利于出成績,但是過度緊張也會導緻賽前睡眠品質下降,甚至于比賽前一天晚上出現“失眠”現象。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分析,一旦運動員出現睡眠品質下降或“失眠”所帶來的心理負擔要遠大于體能消耗。

其實,許多職業運動員大賽前一天的深度睡眠時間也很短,偶爾賽前睡眠品質下降或“失眠”不會對運動成績帶來緻命性的打擊,但是持續“失眠”則需要引起重視。

能力評估合理、目标清晰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賽前認清自己的真實能力,确立可達到的比賽目标非常重要。對于運動員來講能操作的隻有自己掌控内的比賽過程,而無法操作比賽結果。

為此在制定比賽目标和技戰術時,要注意認清自己的真實能力,技戰術要從簡單到具體,再到可行,最後再到挑戰性,始終把握比賽主動權,而不至于在比賽中跟着别人的節奏進行。

堅信自己的實力,敢于去博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競技體育具有極其顯著的競技性,運動員一旦踏上賽場就要相信自己的實力,要積極調動自己的比賽欲望和積極性。面對比賽自信心是獲勝的關鍵,賽場上拼搏的動力是成功的基石,而運動員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充分相信自己實力和對自己優勢認可的基礎上。

是以,即便競技狀态欠佳,賽前保持高昂的士氣和鬥志也是心理優勢的集中表現,同時也會打擊對手的自信心。

你屬于“訓練型or比賽型”運動員?

總之,賽前訓練、賽前緊張是運動訓練中兩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它們的關系是相輔相承的。運動員賽前訓練的再好,如果不克服賽前緊張,也很難在比賽中有好的發揮。

一場重大比賽的勝利不僅能夠給運動員帶來足夠自信心,甚至可以改變運動員的一生命運,而提升運動員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是提升每一堂訓練課品質,讓理想的訓練資料“告知”運動員,你也可以做到更好。

例如:提升一名主項800米運動員的自信心,可以在該運動員競技狀态較好的時候專門為他安排一場800米測試賽(沒有名次和技戰術的顧慮,運動員更容易跑出好成績),并配有分段領跑員、啦啦隊員以及物質獎勵等,運動員一旦跑出較好成績,便能收獲自信心,進而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不膽怯,敢于發揮。

12月31日和1月1日,人生100挑戰賽“辭舊跑”、“迎新跑”線下活動将是一個測試的好時機,趕緊來報名吧!

今日話題:你覺得自己是哪種類型呢?

來源:98跑(新中體萬名教練計劃合作夥伴)

組裝:林靖宜

萬名教練計劃

萬名教練計劃是新中體發起的大衆教練教育訓練計劃,計劃在三年内培養一萬名跑步知識分享者,共同實作“傳遞運動之美,帶動三億國人跑起來”的使命。該計劃邀請了衆多跑者精英及知名教練組成優質的師資隊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讓萬名教練系統地學習訓練方法,與他人無償分享跑步知識,帶動更多國人科學、健康、無傷地跑起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