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蛋醬
AI 領域學術不端又來,一篇 AAAI 2021 論文涉嫌抄襲 ACL 2020 論文,有人還貼了查重結果。
幾個月以來,學術圈不端行為屢被爆出,先是港科大碩士 ICCV 論文涉嫌抄襲,後有北理工碩士生「一字不差」抄襲頂會投稿;就在不久之前,有 B 站部落客發視訊稱複旦大學重點實驗室疑似抄襲美國教授的論文,并列出了一系列抄襲證據。
近日,又有知乎網友爆出一篇 AAAI 2021 與 ACL 2020 論文幾乎完全一緻:「文字部分幾乎一字不落的重複。」
涉嫌抄襲的論文是 AAAI 2021 的一篇論文,論文為《 Multi-modal Graph Fusion for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Targeted Visual Guidance 》。論文作者來自東南大學、蘇州大學。

論文位址:https://www.aaai.org/AAAI21Papers/AAAI-2753.ZhangD.pdf
上述論文疑似抄襲了 ACL 2020 的一篇論文《 A Novel Graph-based Multi-modal Fusion Encoder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論文作者來自廈門大學等研究機構。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007.08742.pdf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篇論文存在哪些相似的地方。
兩篇論文内容對比
首先,論文摘要(Abstract)和引言(Introduction)部分存在相似的地方,如下為兩篇論文的摘要截圖,通過簡單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摘要中存在大量相似的語句,隻是替換了幾個關鍵詞:
AAAI 2021 涉嫌抄襲論文
ACL 2020 被抄襲論文
在論文主要貢獻部分,涉嫌抄襲的論文也隻是進行了簡單的修改:
在算法上也存在大量的相似性:
為了更直覺的對比這兩篇論文,有人上傳了兩篇論文的查重結果對比:下圖中,左側為 ACL 2020 被抄襲論文,右側為 AAAI 2021 涉嫌抄襲論文。結果顯示,兩篇論文存在 1.4K 相似詞,有 13.4% 存在相同部分,4.4% 有小的變化,有 5.3% 的内容存在相關含義。
查重結果對比。圖源:知乎 @sonta。
AAAI 2021 論文作者回應:屬借鑒
此次抄襲事件在知乎社群引發了很多讨論,昨晚,涉嫌抄襲的論文作者之一、知乎使用者 @魏素忠給出了正面回應:
在回應中,論文作者提出了幾點:
論文已明确引用《A Novel Graph-based Multi-modal Fusion Encoder for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related work 也提了聯系與差別
github 倉庫中說明了部分代碼參考自 acl2020
此外,作者表示,ACL 2020 論文是做多模态機器翻譯,AAAI 2021 論文是做多模态命名實體識别。兩篇論文之間并不存在「抄襲」關系。
「方法部分參考了 acl2020 的論文。是以在 contribution 和 method 部分會有一些相似。但在其它部分,例如 motivation,introduction, graph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tion 都是自己針對我們 mner 任務設計。」
同時作者也表示:将會重新潤色借鑒的子產品,然後重新送出到 AAAI Proceedings。
作者提到,這篇 AAAI 2021 論文的代碼已經開源,實驗結果也能複現。但也有人反映,根據其 GitHub 中提供的代碼并不能複現實驗結果,而且作者并不回複 issue。
對于此事,你怎麼看?
基于Python,利用 NVIDIA TAO Toolkit 和 Deepstream 快速搭建車輛資訊識别系統
NVIDIA TAO Toolkit是一個AI工具包,它提供了AI/DL架構的現成接口,能夠更快地構模組化型,而不需要編碼。
DeepStream是一個用于建構人工智能應用的流媒體分析工具包。它采用流式資料作為輸入,并使用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了解環境,将像素轉換為資料。
DeepStream SDK可用于建構視覺應用解決方案,用于智能城市中的交通和行人了解、醫院中的健康和安全監控、零售中的自助檢驗和分析、制造廠中的元件缺陷檢測等
12月14日19:30-21:00,本次分享摘要如下:
介紹 TAO Toolkit 的最新特性;
介紹 NVIDIA Deepstream 的最新特性;
利用 TAO Toolkit 豐富的預訓練模型庫,快速訓練模型;
直接利用 TAO Toolkit 的預訓練模型和 Deepstream 部署應用;
完成對車輛車牌的檢測和識别,并對行人以及車輛的品牌,顔色,種類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