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我們都相當熟悉,她作為鹹豐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實際上操縱了晚清的統治權。22歲當上貴妃,26歲垂簾聽政,執政總計48年,一生過得極其鋪張浪費,程度誇張到令人發指!

其實當年國庫早就開始空虛,皇帝都要節省開支,可慈禧才不節省,當年八國聯軍導緻她四處逃命,逃到大同随便吃1隻土雞,竟然花了當地知府5000兩白銀,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們得先看看慈禧平時到底如何鋪張浪費。“衣食住行”裡的“衣”排在第一位,對女性來說漂亮衣服确實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慈禧也不例外。
當年掌握大權的慈禧每天要垂簾聽政,上朝之前她特别講究。首先要在她那象牙雕花鏡前細細打扮一番,再打開琺琅瓜形胭脂盒輕拍脂粉,脖子上必須戴着碧玉朝珠,指甲上套着精美的金錾古錢紋護甲套。
這指甲套可不是一般人能戴的,上面鑲嵌的東西是有規定的,比如皇後的護甲套上,每個可以鑲上3顆東珠,嫔不準用東珠,隻能換成普通珍珠。衣服用的是最名貴的綢緞,民間傳說慈禧太後穿過一次的衣服就不會再穿,要麼扔掉要麼賞給下人。
在吃方面,慈禧太後非常講究,口味是其次,排場一定要做足。根據史料記載,清王朝的皇帝一天夥食包括:肉22斤、湯肉5斤、豬肉1斤、羊2隻、雞5隻、鴨3隻、蘿蔔60個、牛奶100斤、玉泉山水12罐等等。
慈禧太後一天可不止這些,她要求禦廚每頓飯為她準備100道不同的菜,并且要包括全國各地名菜,曆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滿漢全席”也就108道菜,她慈禧太後每天要100道,吃不完就倒掉。粗略一算,一天光是吃飯就得花去千萬兩白銀。如此鋪張浪費的吃喝方式一直持續到1900年。
1900年,腐敗的清政府根本抵抗不了八國聯軍的攻打,揮金如土的慈禧太後竟然挪用了軍費,導緻軍隊連個炮彈都買不起!這樣的清朝,不被滅都奇怪。
擔心被八國聯軍抓住的慈禧太後一路逃命,最是注重面子和排場的她落魄至極,一連餓了好幾天,以前嘗兩口就不要的食物,現在摸都摸不到。終于趕到了大同,準備吃一頓好的。
當地的知府叫齊福田,他早就知道太後會路過這裡,想着有朝一日慈禧回到紫禁城會給他大大的賞賜,太後肯定要吃最好的東西,可是這麼個小地方,這麼才能配得上太後的身份呢?齊福田靈機一動。
他提前趕到當地最有名的鳳凰樓,找來主廚。說要主廚做一道“八寶禦用雞”,得用上人參、鹿茸、靈芝、燕窩等8種進階食材,磨成粉後喂給雞吃,養起來等肥了做給慈禧太後吃。
鳳凰樓的老闆心裡冷笑,這樣養雞能行嗎?雞肯定死掉,想起慈禧的所作所為,老闆說:“這八寶禦用雞當然可以養,但是很貴,一隻得5000兩白銀。”一心讨好慈禧的齊福田咬咬牙,說可以,多給我準備幾隻。
當慈禧太後來到鳳凰樓時,老闆随便抓了一隻土雞給她做了一道“八寶禦用雞”,一路颠簸吃苦的慈禧,一聞到這香味,哪裡還會分辨是土雞還是八寶雞,邊吃邊誇老闆做得好,齊福田開心極了,給了鳳凰樓老闆5000兩白花花的銀子。
1902年,慈禧輾轉傳回北京,又想要實行新的計劃,但是根本無力回天,1908年11月,慈禧于中南海儀鸾殿病逝,享年74歲。
死後她當然也不忘帶走最愛的财寶,珍珠、瑪瑙、寶石、玉器、金銀器皿等寶物,遍地都是,慈禧棺内陪葬的珍寶價值高達上億兩白銀,鳳冠上的珍珠寶石大如雞蛋,真是讓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