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國斥資一百萬買回的這項技術,答案卻隻有兩個字,俄國索性公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叫做《百萬英鎊》的小說,講述的就是一個叫做亨利的人在倫敦的一次奇遇,本來是有兩位富豪兄弟想要看笑話的,就将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了亨利,但沒想到,亨利不僅沒有被餓死,還在後來真的變成了一位大富翁。也是揭露了二十世紀英國社會的一種強烈的拜金主義思想。

俄國斥資一百萬買回的這項技術,答案卻隻有兩個字,俄國索性公開

百萬英鎊要知道可是一筆巨額的數字,如果有人要跟你交換,而且還隻是兩個字,你會跟他交換嗎,答案肯定是不可能。

但是,當時在一戰期間,俄國人竟為了兩個字,心甘情願向英國人支付了高達百萬英鎊的學費,真的是令人驚訝。

其實,當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1916年後,交戰已經進入了十分關鍵的轉折期,而整個大戰的戰略主動權也圍繞着英法俄為首,但是,俄國人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光學玻璃。

俄國斥資一百萬買回的這項技術,答案卻隻有兩個字,俄國索性公開

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潛望鏡,測量器,放大鏡,照相機等等,全部都需要它,如果沒有它,很多光學儀器就相當于是瞎子。

但因為俄國當時并沒有這項技術,但因為戰場原因,導緻進口管道十分不便,而當時又隻有英法德這三個國家有這項技術。

俄國首先找到了英國,其實結果我們可以想得到,肯定是會遭到拒絕的,後來他們又來找到法國,即便他們願意出一百萬法郎來購買這項技術,也還是遭到了拒絕,但他們肯定不能去找德國,因為當時他們是敵對狀态。

俄國斥資一百萬買回的這項技術,答案卻隻有兩個字,俄國索性公開

俄國仍不死心,再一次找到了英國,此時的英國因為考慮到畢竟是盟友,而且如果俄國人一旦是以記恨不出力,那戰火燒到自家門口,損失會更大。就便制定了一個十分苛刻的條件,就是狠狠地敲一筆。

最終,他們簽訂了轉讓契約,不僅要一百萬英鎊的轉讓費,還要給生産商25年的利潤分成特權以及其他優惠權。

俄國斥資一百萬買回的這項技術,答案卻隻有兩個字,俄國索性公開

那麼,他們花費一百萬買來了這項技術的秘訣是啥呢?英國隻給了兩個字:“攪拌”。這是讓很多人懵圈的,但是俄國人覺得值,後來,他們在掌握之後,索性公開了這個秘訣,并且還做出了很多改進,從此,光學玻璃生産壟斷的局面也被打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