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将相和》的這篇課文,大家應該都有學習過,講述的是戰國時期秦國極為強大,對于其他的國家常有吞并之心,趙國雖然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開始變得強盛,具有着極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比起秦國卻依然稍有遜色,這個時候趙國的大将軍廉頗卻開始與丞相蔺相如鬧起了沖突。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鬧沖突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廉頗對蔺相如感到不服氣,他是成名已久的大将軍,能夠走到這個位置上完全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是在無數次戰争中舍生冒死,獲得了衆多的勝利,一點點的積攢軍功才得以成為将軍(我為趙将,有攻城野戰之大功)。

但是蔺相如的地位卻比廉頗要高,在經曆了“完璧歸趙”以及“渑池之會”以後,面對着秦國的多次咄咄相逼,蔺相如都以極為巧妙地方式維護了趙國與趙王的尊嚴,是以而得以拜為上卿,上卿相當于後世所說的丞相,并且地位更加尊崇,一起朝會的時候是站在廉頗的右邊。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由于古人以右為尊,是以廉頗感到自己是屈居人下,如果是其他有實力有戰功的人也就算了,但是居于蔺相如之下卻讓他感到不可忍受。因為在廉頗看來,蔺相如不僅出身低下,原本隻是一個太監缪賢的門客,而且沒有做出過什麼成績,僅僅是憑借着口舌之勞就成為了上卿,這讓他感到羞恥(相如素賤人,徒以口舌為功,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至于廉頗口中的“口舌為功”,說的就是當初蔺相如在完璧歸趙與渑池之會中,憑借行為機敏以及語言犀利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在廉頗看來這些口頭上的話是誰都能夠說的,遠遠比不上他攻城野戰在一線浴血拼殺的功勞,于是放話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羞辱蔺相如(我見相如,必辱之)。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蔺相如聽到廉頗放的狠話以後,也很幹脆,非常果斷地選擇了“不見”,遠遠看到廉頗的車駕就會避開,結果是以引起了自己門客的不滿,于是蔺相如向他們解釋說:“我之是以避開廉将軍,并非是我怕了他,而是因為秦國之是以不敢進攻趙國,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的存在,怎麼能夠彼此争鬥呢?”

廉頗知道蔺相如的想法以後恍然大悟,于是非常羞愧地打着赤膊,背着古人經常用作刑仗的荊條,在漫天風雪中前往蔺相如的門前請罪,蔺相如連忙扶起了他,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共同保衛趙國,這一段故事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老師在課堂上講述這篇課文的時候,會介紹蔺相如的遠見與大度,也會介紹廉頗的檢討精神,但是他可不會在課堂上告訴我們廉頗與蔺相如最後的結局。由于趙王受了秦國的“反間計”,撤下了廉頗的大将軍之位,而是改用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帥。

負荊請罪的廉頗跟蔺相如最後結局如何?老師在課堂上可不會告訴你

結果導緻了長平之戰慘敗,趙國健壯被坑殺四十萬,就此元氣大傷,蔺相如聽聞此消息後凄涼去世。廉頗盡管後來又被起用并且屢建戰功,但是後來又被撤職,隻能孤獨地出走趙國奔向魏國,在公元前243年孤獨去世,随後不久趙國滅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