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作者:韶關民聲網

12月13日,

是第八個國家公祭日。

以國家公祭的方式,

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

死亡的30萬同胞。

忘記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一百年來,黨上司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黨和人民百年奮鬥,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上最恢宏的史詩。

苦難輝煌

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

1927年10月6日的淩晨,對于朱德率領的這支南昌起義軍餘部來說,格外悲涼。從南昌起義的兩萬餘人,到這時剩下不足2500人。寒露将至,缺衣少糧。身上穿的,還是從南昌城裡出來時候的單衣。此時,人心不穩,軍心動搖。他們,靠什麼力量,堅持下去?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1927年12月9日,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以國民革命軍第16軍第47師140團的番号,随範石生部移防粵北。經商議,朱德把部隊帶到了犁鋪頭,在這裡開展軍事教育,掀起練兵高潮。在犁鋪頭練兵時期,朱德結合鬥争實踐,提出了28字遊擊方針:“強敵進攻莫硬打,抓敵弱點我猛攻,孤敵疲敵我圍殲,常遣精兵騷擾敵。”這二十八字遊擊方針到上了井岡山之後,經過毛澤東等同志的總結和凝縮,演化成了16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1928年1月11日下午,朱德部隊開進宜章城,智取宜章。宜章暴動的勝利,使蔣介石和湘粵兩省的反動當局大為驚懼,駐防粵北樂昌的國民黨軍獨立三師師長許克祥奉命“剿殺朱德部隊”,面對強敵來犯,起義軍餘部靈活運用犁鋪頭練兵時候的戰略戰術,揚長避短,粉碎敵人的進攻。1928年2月1日,起義軍餘部聯合當地農軍,在樂昌坪石搗毀了許克祥師部和後方倉庫,俘虜1000餘人,繳獲步槍2000餘支,各式手槍100餘支,重機槍10餘挺,迫擊炮、山炮30餘門,子彈1400多箱。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坪石大捷”。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與毛澤東上司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兩軍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為紅四軍。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絕境重圍

九死一生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1935年3月,項英、陳毅率部從贛南突圍來到南雄油山,與贛粵邊特委李樂天等率領的遊擊隊會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1.6萬餘名紅軍将士和遊擊隊員奉命留守中央蘇區,中央蘇區遭遇敵人的瘋狂“清剿”。

此時,南雄油山會合的遊擊隊員,僅有1000多人。陳毅的《贛南遊擊詞》将當時的情況作了這樣的描述:“天将午,饑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他們孤懸敵後,絕境重圍,九死一生。他們,靠什麼力量,堅持下去?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贛粵邊紅軍遊擊隊在項英、陳毅、李樂天等同志的直接上司下,正确解決了極為艱苦條件的建軍和作戰問題,首先是恢複和重建黨的組織加強黨的上司,第二是發動和依靠人民群衆創造遊擊根據地,再次開展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紅軍遊擊隊戰鬥力。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1938年初,贛粵邊紅軍遊擊隊被改編為由陳毅任司令的新四軍第一支隊,奔赴抗日前線。粵北也成為了新四軍的發源地之一。

信念,在生死考驗中淬煉。

老一輩革命家堅定的信念,

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最關鍵力量!

手無寸鐵

到創下世界之最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舉世矚目。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展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誰能想到,60年前的廣東鋼鐵工業,還是“手無寸鐵”。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為了解決廣東省手無寸鐵的局面,老一輩工礦人心中有信念,腳下有力量,他們的艱苦創業,開創了韶關一個時代的輝煌。

“華南重工業基地”和廣東小三線建設先後在韶關開啟,大量的重要工廠從沿海向韶關遷移,催生了韶關“八大廠礦”、“十大企業”,鋼鐵、機械、煤炭、化工、電力、有色金屬、建材和輕紡八大類工業産業如火如荼,一個大工業格局在粵北形成。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開創了衆多的全國和全省第一:全國第一座簡法煉鈾水冶廠,全國第一台 800 千瓦全封閉繞線式異步電動機,全國第一座八零型快速高熱水鍋爐,全國第一座雙曲拱薄殼水庫大壩,全省第一台16 位數分立檔案台式計算機,全省首座封閉式輕鋼結構棉紡主廠房,全省第一座卡普蘭式低水頭轉槳,雙調式機組水電廠……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從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一窮二白,到1978年的30年間,韶關全區工業企業達1781家,工業總産值占全區工農業總産值的66.2%,重工業比重達73%,有色金屬産值占廣東省的68%,鉛鋅、鎢、銻等10 種有色金屬産量占全省的90%,煤炭生産量占全省的64%。生鐵産量占全省的42%,電力生産僅次于廣州居全省第二位。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有信念,才能創造奇迹!

一代代韶關工礦人的接續奮鬥,

成就了一段燭照後人的創業史。

疫情席卷

他們風雨中逆行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特殊大考迅速席卷全國。韶關是廣東北上南下的主要交通咽喉,是廣東疫情防控的“北大門”。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風,讓疫情防控的形勢更加嚴峻。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他們,在風雨中逆行,為疫情防控廣東“北大門”築牢戰“疫”中的銅牆鐵壁。在狂風暴雨中,他們揮舞着手臂,引導車輛進入不同的車道,對進入韶關的車輛進行人員體溫檢查,靠什麼力量堅持下去?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他們表示:因為現在是屬于人民跟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勇敢的站出來。作為中國共産黨員,心中有信念,腳下有力量!

因為信念,

革命先輩甘願抛頭顱灑熱血:

練兵犁鋪頭,會師井岡山;

三年遊擊戰,絕境重圍,浴血堅持,

報國英雄志,鑄就梅山魂。

信念的燈塔 | 韶關的這些記憶,永遠不能丢

因為信念,一代代人,

百年奮鬥,點亮信念的燈塔。

信念如光,薪火相傳,

江山壯闊,大道光明。

新時代的我們,傳承不朽精神,

點亮信念的燈塔,

建構起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

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視訊、文字:韶關廣播電視台全媒體節目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