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作者:趣史微視訊

1993年5月,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在河北省涿州組織了一場有趣的滅鼠實驗,目的是證明“邱氏鼠藥”是否有效。

在實驗開始時,北京法院邀請原告、被告共同到場。

這場案件的被告是國内五位專家;原告是著名“滅鼠專家”邱滿囤。

這場實驗被法院,被設定在了107國道一段百米路坡上。

不過至于這裡有沒有老鼠,所有人都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以現場的邱滿囤顯得十分焦急。

這是個沒有樹蔭的路段,太陽肆意地灑在衆人身上。待到中午時,陽光越發毒辣。

但邱滿囤還是焦急地在等着,烈日炎炎之下,索性脫下衣服裹在頭上,蹲在地上,直勾勾地掃視着實驗區域。

很快,一隻鼠因吃下包含“邱氏毒鼠藥”的食物而倒下了。

邱滿囤快步上前,把它夾住。

一名專家立馬喊道:你這不行,你這是把它夾死了!

邱滿囤擡眼看了看,把老鼠扔在專家腳下說道:那你夾死一個給我看看!

還有一隻老鼠,被毒死在了百米路坡的實驗區外。

一個專家立刻反對到:這隻老鼠是被毒死在界外的,不能算試驗結果。

而圍觀的群衆,聽完後哈哈大笑,連連說道:界外的老鼠都被毒死了,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最後,在數百名群衆的圍觀下,“邱氏毒鼠藥”在三個小時内毒死了4隻老鼠,證明确實有滅鼠效果。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實驗的結果雖然确鑿,但最終法院還是判定了邱滿囤敗訴。

這其中有什麼樣的原因?邱滿囤又有怎樣的經曆?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氏鼠藥的照片)

要回答這些,筆者還要從頭開始講起。

1934年,邱滿囤出生在河北省郝莊鄉的一個貧窮農民家庭裡。

“滿囤”這個詞語表現出了父母對他的美好希望,希望家裡糧食滿囤,吃喝不愁。

但現實開了一個大玩笑。

首先,當時正值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因吏治腐敗、戰火紛飛,普通家庭都難以生計。這其中就包括邱家人。

其次,在5歲那年,邱滿囤的父母因病先後去世,他被迫和姐姐以乞讨為生、相依為命。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建國前貧困人家的照片)

少了父母的依靠,稚嫩的他們宛如激流中的浮萍。

他們居無定所,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十分可憐。

這時小邱滿囤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經常去掏老鼠洞裡的糧食維持生計。

在農村待過的小夥們都可能知道,老鼠洞九曲八彎,而且每個洞裡都會塞着不少的糧食。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老鼠洞的照片)

不僅如此,老鼠藏糧食的地方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地勢高。

即使面臨着洞内被水沖刷等惡劣情況,儲存的糧食也能安然無恙。

是以,邱滿囤知道老鼠洞裡有不少的糧食。

根據後來邱滿囤的回憶,在冬天時,一隻老鼠攢的口糧有半個口袋之多。

這些夠自己和姐姐吃很久了。

是以,嘗到甜頭的邱滿囤每天都去“偷襲”老鼠的“糧食庫”。

與此同時,他還會順便抓魚、打鳥、挖野菜,以此為生。

慢慢地,邱滿囤對老鼠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後來還養了兩隻老鼠,是以對它們的習性、活動規律也更加了解。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建國前小孩的照片)

不過當時邱滿囤對老鼠如此細緻觀察,可能隻是為了謀一碗飯吃。

他可能不會想到自己會和老鼠結下一生的不解之緣。

似乎冥冥之中,一切都已經譜寫好了方向。

邱滿囤在1953年,參軍入伍,希望能在部隊提高自己。

奈何他文化水準有限,能力一般,在部隊的四年裡并沒有被重用,到期後直接複員回家。

一回家,邱滿囤恰好趕上“除四害”活動。

從小對老鼠活動了如指掌的他自然“如魚得水”,認為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

在“除四害”運動中,邱滿囤表現出了異于常人的滅鼠能力。

别人一個星期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他不到2天就完成了,是以經常受到組織的表揚。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滿囤的照片)

不過,邱滿囤并沒有自滿。

當看到隊友費盡力氣也無法有效治鼠的現狀時,他計上心來,萌生了制造老鼠藥的想法。

從那個時刻,他開啟了自己的滅鼠生涯。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國家除四害的照片)

國家“除四害”運動在1960年前後,基本結束,邱滿囤這位曾經的“打鼠英雄”再一次無用武之地。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邱滿囤不找工作,甚至不出家門,不與人交往,整日在家裡研究自己的“捕鼠大業”。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滿囤在家的照片)

當時,他已經結婚。

妻子難以忍受他每天這樣"不務正業",說他是“二流子”,認為和他生活沒有希望,就和他離婚了。

在回憶起這段經曆時,邱滿囤感慨地說到:

自己不怪妻子,完全能了解她的做法,畢竟一個人撐起一個家很不容易。

沒有了家庭,沒有了夫妻,也沒有了朋友,邱滿囤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

但他認為,此時是“潛心研究”的好機會。

于是他賣掉了房産,以更高的物力、财力投入到“捕鼠大業”上。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賣老鼠藥的照片,非邱滿囤本人)

邱滿囤的身影在1970年以後,經常出現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地。

隻見他身穿破舊的衣服,賣力地吆喝着自己制作的老鼠藥。

此時他還是路邊賣藥的“野路子”,算不上“滅鼠專家”。

但在毅力和努力面前,一切希望的種子都能開花結果。

邱滿囤一邊賣老鼠藥,一邊根據客戶的要求改進老鼠藥。

經過十多年的醞釀,1981年,邱滿囤終于研究出了一種特殊的老鼠藥。

根據他的說法,這個老鼠藥可以散發出獨有的香味引誘老鼠出來。老鼠一旦吃了它,必死無疑。

邱滿囤滿懷自豪地給這個藥命名為“邱氏鼠藥”。

當時《陝西勞工報》的記者對“邱氏鼠藥”的作用,持懷疑态度,于是将自己對邱滿囤的采訪釋出到報紙上。

沒曾想,這篇報道迅速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全國幾十家報社對邱滿囤的事迹進行了轉發。

很快,邱滿囤就出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邱滿囤選擇“順水推舟”,瘋狂在各地進行滅鼠表演。

邱滿囤稱,自己的藥可以把方圓50裡的老鼠吸引過來。

而且藥效極佳,曾經在廣西南甯一次性消滅了35萬隻老鼠,還在安徽亳州消滅了100多噸的老鼠。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很快,邱滿囤的“事迹”再一次被大肆宣傳。

在那個資訊相對貧瘠的時代,他引起了社會的空前重視,很快就“火”了起來。

其實邱滿囤的老鼠藥确實有用,卻遠達不到神藥的地步。

那他為什麼要這樣賣力吹噓自己的産品呢?

因為10多年的漂泊生活,讓邱滿囤養成了“看人下菜”的本事。既然市場對他很好奇,那自己就編造一些誇張的事情吸引社會的眼球。

他的目的無非是提高自己産品的銷路。

此後,邱滿囤開始在全國各地演講、表揚,賣力介紹着自己的老鼠藥和捕鼠“事迹”。

為了“反哺”家鄉,1987年前後,邱滿囤還在老家成立了“滅鼠研究所”以及鼠藥廠,事業越做越大。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滿囤與家鄉人們的握手照)

邱滿囤的“義舉”獲得了家鄉人的認可。

在當地電視台的支援下,以他的事迹拍攝的專題片開始在電視上播放。

這進一步擴大了邱滿囤的影響力。

此時邱滿囤可謂名利雙收,人生最為得意之時莫過于此。

邱滿囤于1990年7月,再一次在北京滅鼠讨論會上大顯身手,。

在衆目睽睽之下,他毒殺了24隻老鼠,引發參會人員的驚歎。

這為他赢得了“滅鼠達人”的稱号。

從那以後,邱滿囤的滅鼠大業做得風生水起。

除去正常的商業盈利外,他一共獲得了各類資助近190萬元。

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

邱滿囤在1989年,聘任鼠類防治專家汪成信擔任鼠藥廠的顧問。

在近距離觀察“邱氏鼠藥”的制作工藝後,汪成信一眼就看出:

鼠藥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的毒物-氟乙酰胺。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氟乙酰胺照片,無色無味)

氟乙酰胺的毒性極大,僅用5克就可以讓人斃命。

而且它的潛伏期有10個小時左右,往往會讓患者掉以輕心,錯失治療的最好時機。

待藥效上來、毒性發作,一切都為時晚矣。

早在1976年,我國就指令禁止生産氟乙酰胺;後來國家農業部和衛生部聯合釋出檔案,禁止将氟乙酰胺作為鼠藥的制作材料。

是以,邱滿囤的做法實際上與國家規定背道而馳。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氏鼠藥的産品)

汪成信聯合其他幾位專家于1992年5月,一同向國務院副總理上書,報告“邱氏鼠藥”違法使用劇毒物,并提出要杜絕媒體對邱滿囤的不實報道。

随後,汪成信等五位專家又在報紙上發表了《要科學宣傳滅鼠》一文,引起了輿論的巨大反響。

這緻使許多省份禁止使用“邱氏鼠藥”,這給邱滿囤的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被擋了财路的邱滿囤以侵害名譽權為由,向海澱法院起訴了五位專家。

根據記載,在1992年6月雙方第一次庭辯時,五位專家明确表述他們曾在1990年進行過“邱氏鼠藥”的滅鼠實驗。

經過20小時的觀察,老鼠沒有吃一口老鼠藥,說明是“邱氏鼠藥”對老鼠沒有任何吸引力。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老鼠出洞的照片)

對于專家的說辭,邱滿囤是這樣回複的:

市場上假藥太多,你們實驗的不一定是我們廠銷售的正規鼠藥。而且那天他本人根本不在場,是以這個實驗沒有事實根據。

後來,雙方就鼠藥是否存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氟乙酰胺展開讨論。

五位專家向法院送出了“邱氏鼠藥”成分的調查報告,報告結果顯示鼠藥包含大量的氟乙酰胺。

在看完報告後,法院問起了鼠藥樣品的來源。

其中一位專家表示此次樣品有11個,其中10個是市場上購買的,剩餘1個是邱滿囤提供給專家的。

法院指出,在司法上采樣實驗需要有嚴格、科學的程式,必須證明樣品确實來源于邱氏鼠藥廠,這才是有效證據。

況且市場上已有很多假冒的“邱氏鼠藥”,是以無法保證這十一個樣品全部來來自于邱氏鼠藥廠。

是以,從當時看來,五位專家調查報告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老鼠藥的照片)

後來,案情逐漸變得膠着,判決時間持續了近三。

其實這個案情并不複雜,關鍵問題有兩個:

一是毒藥有沒有誘捕力;

二是毒藥有沒有使用違禁品,但法院還是本着科學、權威性的原則對案件進行謹慎審判,還專門做了一場實驗。

北京海澱區法院決定:

1993年5月14日,在河北省涿州近組織一場現場誘殺老鼠的實驗。

法院要求試驗場一定要嚴格選擇,一定要選擇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比如農場、糧倉等,這樣才能讓實驗結果有效。

最開始法院選擇涿州郊區的一個養鴨廠。

這裡的鴨子經常受到老鼠的攻擊,導緻鴨子經常成片死亡。

是以,這裡是最好的實驗場地。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養鴨場照片,非實驗地)

然而,養鴨廠的老闆提前一天在廠裡撒了許多老鼠藥,導緻實驗當天早上清出了許多死老鼠。

法院人員一聽就急了。這不是給他們的工作添亂嘛!

倉促之中,他們隻好臨時更換了地方:

在繁忙107國道東側一段近百米的路坡上進行實驗。

于是便出現了文章開篇的那一幕。

在三個小時内,“邱氏鼠藥”毒死了四隻老鼠。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關于此事件的報道)

後來,北京公證處封存了這4隻死鼠,并把它們送到北京公安部二所進行解剖。

檢驗結果顯示:老鼠系毒殺,但鼠藥中包含氟乙酰胺類成分。

為什麼要加“類”字?堅定人員說隻檢測到了微量的氟乙酸,但不能保證這是氟乙酰胺,隻能說是包含氟乙酸類的成分。

但對于這樣不清不楚的結論,原告、被告和法院都不認可。

最終華夏物證鑒定中心用三種方法,對鼠藥進行了測試。

然而,檢測結果顯示:

鼠藥不包含氟乙酰胺。

北京海澱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在1993年12月29日展開,判定邱滿囤勝訴。

這個結果瞬間吸引了一百多家媒體進行報道。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滿囤正在與專家争論)

事後,邱滿囤的朋友李鐵映寫到:

人類正深受鼠患所害,是以隻要能促進滅鼠事業,造福人類,不管是“土專家”、還是“洋專家”,都應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

确實如此,在災害面前,全體中國人民應該互相幫助,同仇敵忾,不應有群體的分别,更不應有團體之分。

雖然法院已經宣判,但圍繞着邱氏滅鼠藥的争論一直沒有消失。

專家汪誠信提起了上訴;14位院士更是公開提出要"維護科學尊嚴"。

可以說,邱氏滅鼠藥一時之間成了衆矢之的。

北京中院二審在1995年展開,判決邱滿囤敗訴。

《人民日報》報道稱邱滿囤承認用過氟乙酰胺,對其家中存放的氟乙酰胺要收繳,與此同時國家宣布“邱氏鼠藥”為禁藥。

從此,邱滿囤又一下跌落到谷底,邱氏鼠藥廠的曆史就這樣結束了。

邱滿囤也失去了一切“桂冠”。

他不僅失去了曾經所有鮮花掌聲、财富名譽,甚至他的第二任妻子也選擇了離開他。

一無所有的邱滿囤依舊沒有選擇放棄,還是繼續埋頭研究滅鼠方法。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滅鼠的現場照片)

邱滿囤在2004年,又帶着重新研制成功的邱氏粘鼠闆回到世人面前。

邱滿囤又做起了實驗,僅用1小時就沾到了10隻大老鼠。

粘鼠闆這一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可歎的是,他這一生注定離不開滅鼠二字。

鼠王邱滿囤:一次滅鼠35萬隻,拒絕外國收購專利,秘方帶進墳墓

(邱滿囤向人展示粘鼠闆)

83歲的邱滿囤在2018年,因病去世,享年83歲。

在去世前,他沒有把老鼠藥的調制方法告訴任何人。

據說一個美國公司願意花260萬美元的高價購買,但都沒有松口。

或許對他而言,“邱氏鼠藥”如同他的孩子一樣。

他曾親眼見證它的出生,親眼目睹過它走向高峰,也看見過它走向萎靡。

在彌留之際,或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心血永遠留在身邊,他把制作方法永遠地帶到了另一個世界。

我們不能認為他自私,這說明他用情之深。

在邱滿囤的葬禮上,一位他的老友感慨到:

老邱是一位可敬的農民發明家。

但他的人生卻充滿了坎坷,令人可惜!

邱滿囤的一生充滿了争議。

有人認為他是街頭騙子,有人認為他是真正的“滅鼠專家“。

斯人已逝,對他反複評價也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需要的是能從他的經曆中學到啟發。

我們要學習他身上的韌勁,學習他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的态度。

因為人生沒有完美的,就算面對着挫折,我們也不氣餒、不妥協。

引用、發散李鐵映先生的一句話:

隻要不損害國家人民的利益,隻要能造福人類,無論是貧富貴賤,都值得被一視同仁、尊敬!

編輯:小Q

責編:Thali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