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字義山,号玉谿生,今河南沁陽人。受牛李黨争影響,一生仕途不順。其詩長于律、絕,富于文采,風格色彩濃麗,多用典,意旨比較隐晦,以《無題》組詩最為著名,著《李義山詩集》。

今天複習李商隐的《無題·重帏深下莫愁堂》,原文如下: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
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這首詩的大意是:帷幔低垂,層層疊疊,閨房幽邃甯靜。獨自躺在床上,心事重重,輾轉反側,凄清的長夜何其漫長。像巫山神女那樣浪漫的奇遇,原本就是一場夢。青溪小姑住的地方,本來就是獨處,沒有男兒相陪伴。菱枝本柔弱,而風波 “不信”,波起浪湧,使得菱葉翻飛,菱枝欲折。月光下明明有露珠,可誰又能使它滋潤芬芳美質的桂葉,進而吐出馨香呢?人人都說相思苦,也就是說相思完全無任何好處。但仍不妨礙為相思而惆怅之心,這就是所謂癡情。
從創作背景來看,有關資料語焉不詳,個人認為,這首無題詩表面上看是一首愛情詩,但根據李商隐的身世,以及他一貫的創作風格,實際上應該還是在諸如身不由己地遠赴東川的背景下所作,寓含了自己輾轉飄零、無所依托的身世之感。
李商隐這首《無題·重帏深下莫愁堂》是一首七言律詩,是其無題詩的典型代表作,藝術上很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通過追思和回憶,或隐或顯地表現了女主公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抒寫了女主人公愛情失意的幽怨,以及相思無望的苦悶。
總的來看,全詩寫法概括,巧用典故,筆意空靈,意在言外,瑰奇迷離,搖曳多姿,意象具體,含蘊深邃,寫情細膩,意境深遠,經得起反複咀嚼與玩味。尾聯“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是這首詩的名句,也演變成為了愛情甘願受折磨的千古名句,簡單來說,就是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2021年12月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