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荔浦讓非遺驚豔時光

據桂林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廣西荔浦憑借“無中生有、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但這裡又不僅僅是“廣西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縣域之一”,她還是 “中國曲藝之鄉”和“廣西文場之鄉”,荔浦紙紮工藝、荔浦米餅制作技藝、荔浦扣肉等非遺元素豐富多彩。近年來,荔浦市通過創新和不斷探索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新途徑,有力促進了非遺産業的更新發展。

“家鄉田園似畫卷……”尋着悠揚婉轉的歌聲,走進藏在荔浦鬧市中心的古建築福建會館,古戲台上文場演唱者聲情并茂,台下觀衆聽曲學曲、品茶嘗餅、聽故事、印福納吉……老字号荔浦米餅和荔浦芋扣肉等傳統美食紛紛上線,傳統工藝和傳統民俗活動精彩紛呈,令人們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也大飽眼福,在品味文化藝術的同時又慰藉鄉愁,衆多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躍躍欲試想要留住永恒的經典。場面熱鬧非凡,仿佛世外桃源,時光變得很慢,将非遺與現代人們的生活建立起可聽、可看、可觸碰的情感連結。

據了解,像這樣的非遺展示體驗活動不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更不是最後一次。近年來,荔浦市不斷加大文物修繕工作,撥付、捐資對古建築進行修繕,荔浦文塔、福建會館等再現宏偉壯麗。與此同時相關文化部門還整合曆史文化資源,推動社會文明和文化事業不斷進步,不知不覺間已積聚了一批優秀的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非遺技藝的傳承與保護。

目前,全市有自治區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人,登記在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共有35項,其中荔浦文場、荔浦紙紮工藝、桂林團扇制作技藝、荔浦風物傳說、荔浦芋扣肉制作技藝、荔浦雙料制陶制作技藝入選自治區級非遺項目。

作為文物工作者,我們本着合理利用文物保護機關的原則,與相關機關常态化地開展一些傳統文化活動,讓廣大市民有一個體驗傳統文化的場所。荔浦市文廣體旅局文物管理所所長李雲說。

資訊來源:中國網·東海資訊 荔浦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