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陳亮 實習生陳曉楠
圖/陳天(署名除外)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又雙叒叕發現古墓?12月13日,有中山大學學生發帖稱,該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至逸夫樓路段疑現古墓,是校園施工隊在挖水管時發現的。
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當天早些時候,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考古專業師生已在現場考察并做測繪記錄。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按程式跟進,派人到現場勘查,後續将會釋出最新的進展情況。(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施工現場清理出的磚塊
從學生們提供的照片看到,現場挖開了一條長長的溝,溝深約一米多,大量的泥土堆放在地面。在中段溝壁一側泥土裡,可看到有一處由磚頭構築的牆壁。幾名從業人員正在溝裡仔細察看,另外還有人在地面堆放的泥土裡翻找,附近的草地上擺放着清理出來的一大堆磚塊。
網上的傳聞稱,現場挖出了唐墓。不過,此說法尚未得到證明。
發現疑似古墓現場
此前,中山大學校園已經多次挖出古墓。早在1981年,中大電教大樓就挖出東漢時期古墓一座,并由該校人類學系考古專業的師生親自動手,進行發掘清理。2006年,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北校園發現古墓22座。2019年1月,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晖園附近挖出古墓13座,其中東漢墓1座、明墓2座、清墓10座。僅是東漢墓,就出土文物35件(套)。
發現疑似古墓現場(圖檔來源于公衆号“今日雙鴨山”)
為何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多次發現古墓?據了解,這一地帶适宜古人生産生活,去世後再安葬于此,因而多次驚現古墓和文物。
2019年,在該校春晖園附近挖出多座古墓,考古專家接受采訪時介紹,中大廣州校區南校園東區食堂項目地塊位于“康樂村-新港西路”地下文物埋藏區,2014年被公布為廣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區。這一區域内有鳳崗、馬崗頂等山崗,地勢較高,以往曾發現新石器時代遺物,發掘出東漢墓葬。
記者查詢公開發表論文發現,1904年私立嶺南大學(當時名為“嶺南學堂”)遷至康樂鄉。1913年5月,該校因購康樂鄉附近的墳山,被墳主狀告毀墳。在報紙刊登買地告白後,校園面積不斷擴大,至1918年已達135英畝。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