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拯救人類的哲學是什麼

《拯救人類的哲學》日文原版書剛剛問世,日本盛和塾本部事務局就給我寄來了一本。首先,《拯救人類的哲學》這個書名具有強烈的沖擊性。人類怎麼了?人類需要拯救嗎?拯救人類的哲學是什麼?我一口氣讀完了由日本“經營之聖”、京瓷名譽會長稻盛和夫先生和日本文化大師、著名哲學家梅原猛先生兩人對談構成的這本著作。在閱讀過程中,一種鮮見的緊迫感推動着我,令我決心盡快将這本書翻譯成中文,讓梅原和稻盛這兩位睿智的長者對地球命運與人類文明的思考,包括他們深刻的憂慮、卓越的見識和無私的胸懷,傳遞給中國的讀者,以引起更多有識之士的思索和讨論。

梅原先生是稻盛先生所尊敬的、特立獨行的思想家,著作頗豐,曾和稻盛先生共著《哲學的回歸》和《談新哲學》兩書。稻盛先生赤手空拳建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50年間從未虧損,甚至在蕭條中也能持續發展。稻盛一貫強調,京瓷和KDDI的成功,絕不是因為有了先進的技術或趕上了潮流,而是因為京瓷和KDDI具備了正确、明确的經營哲學,而且這種哲學為全體員工所共有。京瓷公司的社訓是“敬天夫妻”,京瓷的經營理念是“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為人類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50年來,稻盛先生和他的員工們堅持實踐這一社訓及理念。稻盛先生是通過光明大道實作巨大成功的典範,是純粹的理想主義和徹底的現實主義完美結合的典範。從稻盛先生成功的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出,稻盛先生抑制私利私欲、“敬天夫妻”的利他哲學不僅可供企業家們參考,而且值得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深思。

200多年前,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追求“更加富裕、更加便利”的欲望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構築了高度文明的近代社會。然而科學技術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它又反過來助長了人類欲望的膨脹。而人類欲望的無限膨脹破壞了環境,招緻資源的枯竭,以至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由最時髦的所謂金融技術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恰是這種欲望最新的表現。

現在的地球人口已超過70億,是200年前的7倍;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達100億。而現有和新增人口的大部分都屬于開發中國家,他們也有擺脫貧困、追求富裕的權利,今後也會以經濟的高增長率為目标。他們要消費的食品、水、能源等将有飛躍性的增長。而要求發達國家自動放棄富裕的生活也不現實。這麼不斷倍增的沉重的負荷,地球能承擔得起嗎?許多人把希望寄托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認為依靠人類的智慧,到時總有辦法解決。但曾經開發了“一個新石器時代”、被稱為太陽能開發利用先驅的稻盛和夫先生卻認為這是人類的一個幻想。

3000年燦爛的埃及文明的崩潰、400年絢麗的羅馬文明的衰落,這些都是某個時期、某個局部的人類文明的消失。而在今日“地球村裡”,如果人類不收斂自己的貪欲和傲慢,如果重蹈曆史上文明消亡的覆轍,出現的将會是地球規模的文明崩潰,整個人類将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這既非杞人憂天,也非危言聳聽。

科技進步、經濟發展與人的精神道德的停滞乃至衰退,這是當今世界一個尖銳而深刻的沖突。這個沖突不僅使人與人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紛争不斷,而且使人類失去了對自然的敬畏。人類在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同時也破壞了人性,在将自然作為奴隸驅使的同時,人類逐漸堕落為欲望的奴隸,堕落為“欲望人”。

拯救人類的哲學就是要将“欲望人”還原為“良心人”、“理性人”。這種哲學的核心十分簡單,用四個字表達,就是“利他自利”,用兩個字表達,就是“利他”。

“利他”有各種層次,包括家庭、機關、地區、國家、國際範圍内的“利他”,也包括人類對自然萬物的“利他”。“利他”必須成為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利他”在儒家就是“仁”,在基督教就“愛”,在佛教就是“慈悲”,“利他”存在于人類的本性之中。

“人隻為己,天誅地滅”。一個自私自利甚至不惜損人利己的人,他的事業、人生不可能有長期持續的成功。而如果每個人都隻顧自己,不顧他人、不顧社會,結果真的會天誅地滅。如果人的精神能從利己的欲望中解放出來,發揮出“利他”(無私)的熱情,就能“人助天助”,使人生和事業取得成功。稻盛先生在企業經營領域、梅原先生在學術領域,以及中國和全世界的先賢達人們在各自的領域裡做出的卓越貢獻,無不證明了這一真理。

企業、國家、人類都是人的共同體。“人皆可以為堯舜”。隻要把利他之心,即人本性中良心的一面、理性的一面、真善美的一面切實地發揚光大,人類就能分享有限的資源,互助合作,培育并保持優良的人性,締造“精神發聲的社會”,人類就能與地球萬物和諧共生。《稻盛選集-開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