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卧底星巴克:過期食材繼續賣,保存期限随意改,報廢糕點次日再上架
據新京報報道,記者近日在無錫市兩家星巴克門店卧底調查發現,在所謂的“金标準”下,一些門店觸碰了食品安全的紅線:食材過期後仍繼續用,做成多款暢銷飲品售出;主管、店員“言傳身教”篡改保存期限,有的食材被人為“延保”一周;承諾“開封後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偷偷上架。
11月7日下午,卧底記者看到擺在吧台的一壺紅茶液沒有貼保存期限标簽,一名在吧台制作飲品的店員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緣由,“因為已經過期,就把标簽撕掉了。”為了“掩護”使用過期食材的行為,一些食材的保存期限标簽常常被随意篡改。
11月21日,記者在星巴克無錫昌興大廈店卧底發現,店内用于制作“星冰樂”的可可碎片已經過期。保存期限标簽資訊顯示它于11月14日開封,11月20日到期,不過值班主管發現後沒有将其報廢,而是撕下保存期限标簽,直接換了個新的标簽。新的保存期限标簽顯示,它的過期時限被延後了整整一周。

11月6日,在星巴克無錫震澤路店,一名店員正在篡改保存期限資訊,隻見他把舊标簽撕下,貼上了新标簽,原本要過期的抹茶液便被人為延長了保存期限。 來源:新京報
記者在星巴克無錫昌興大廈店卧底多日後發現,星巴克的糕點有是由生産廠商配送成品,開封後的不能長時間存放,但這家店幾乎每天都會把前一天剩下的糕點偷偷擺上櫃台。門店的上級管理部門到店檢查時,值班主管示意店員及時更換原料的保存期限标簽等。為何不及時将過期的食材報廢?一名星巴克員工向解釋說,“用不出去的食材報廢的話,就算店裡的成本,這些東西都是店裡花錢。”
據了解,星巴克在國内20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5100家直營門店,也在官網上給出承諾:“以行業最高标準為基礎,制定并嚴格執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準。”
星巴克最新回應:2家門店已關閉
12月13日上午,星巴克中國官方微網誌回應稱,已經關注到有關無錫星巴克兩家門店的報道。對于報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震驚。對此事件,高度關注,已于第一時間關閉了這兩家門店,并立刻啟動深入調查。
來源:新京報、@星巴克中國、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