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便開始全力營建自己的幕府,并逐漸取代了以漢獻帝為首的東漢朝廷。在曹操的幕府之中,置有許多屬官,其中最為神秘的便是曹操重要謀臣郭嘉擔任的“軍師祭酒”一職。那麼軍師祭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呢?

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一、“軍師祭酒”一職的由來

軍師祭酒一職是曹操首創的,設立時間為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當時曹操擔任司空兼車騎将軍,于自己的幕府内設立了這一職位。從字面上了解,軍師祭酒一職由“軍師”和“祭酒”兩部分組成。軍師很好了解,那麼祭酒是什麼意思呢?

顧名思義,祭酒和祭祀有直接關系。據《史記索隐》記載,戰國時期的荀子曾擔任齊國的祭酒,

“禮食必祭先,飲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當祭耳。後因以為官名。”

另據《宋書》記載,

“夫祭祀以酒為本,長者主之,故以祭酒稱之。”

可見祭酒作為一個官職來講,原本指的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是一種祭祀場合榮譽性的官職,并沒有什麼實權。

如西漢以吳王劉濞為劉氏祭酒,很明顯這是一個榮譽性的職位。兩漢時期還有許多立下高功之人,也加祭酒一職,以示尊崇。而曹操晚年時期,王朗、袁渙、杜襲等一批元老重臣也擔任過祭酒一職。

那麼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是不是指代有特殊貢獻的軍師呢?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曹操的曆任軍師祭酒有些誰,他們的職權是否和軍事有關同軍師類似,是否可以稱作有特殊貢獻。

二、曆任“軍師祭酒”

史籍中明确提到擔任過軍師祭酒一職的為

郭嘉、董昭、薛洪、董蒙、王粲、傅巽

6人。

首任軍師祭酒為郭嘉,任職時間為198年至207年。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早期的主要謀臣之一。戲志才死後,經荀彧舉薦被曹操任用,被授予軍師祭酒一職。郭嘉輔佐曹操期間,屢出奇策,特别是在宏觀戰略上給予了曹操很大幫助。比如官渡之戰時的“十勝十敗”論、預測孫策死于刺客之手,堅定了曹操同袁紹的決戰信心。而後預測劉表不會偷襲許都、全力支援曹操北征烏桓,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

郭嘉在曹操手下就擔任了軍師祭酒這一個職位,他也是唯一有明确任職期限的軍師祭酒,其後軍師祭酒的任職時間就很模糊了。

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第二任為董昭,于郭嘉去世後接任。

董昭,字公仁,196年投奔曹操,為曹操應迎奉天子、對抗袁紹出力不少,曆任河南尹、冀州牧、魏郡太守等職。207年從征烏桓,郭嘉去世後接任軍師祭酒一職,幫助曹操擊敗烏桓。此後董昭在内政上頗有建樹,而曹操晉位魏公、魏王并加受九錫都是董昭力主建議的。

其後的薛洪、董蒙二人,由于史籍缺乏記載,事迹不詳。而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學見長,傅巽勸降劉琮投降曹操,專于内政,兩人的事迹和軍事就搭不上關系了。

三、“軍師祭酒”的職權及地位變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除郭嘉和董昭任職軍師祭酒期間,其職權和軍事有關同軍師類似,其餘四人的職權和軍事就不沾邊了。可見軍師祭酒一職的職權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郭嘉時期的主要負責軍事謀劃

“參掌戎律”

到董昭時期的兼顧軍事和内政,再到之後的涉及文學和内政,其軍事職能逐漸淡化,逐漸變成一個榮譽性的職位,和祭酒的本意相差無多。

同樣,軍師祭酒在曹操幕府當中的地位也在變化。郭嘉時期,由于他的功勞和曹操對他的信任,軍師祭酒的地位要高于軍師,相當于首席軍師。但之後,軍師祭酒的地位便低于軍師了。

曹操設立的“軍師祭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群臣進表勸曹操加受九錫。在這份群臣勸進名單中,中軍師王淩、荀攸,前軍師鐘繇、左軍師涼茂、右軍師毛玠等五位軍師排在第一序列,而軍師祭酒董昭、薛洪、董蒙、王粲、傅巽等人則排在第三序列,可見在此時曹操的幕府之中,軍師的地位要明顯高于軍師祭酒。

不過軍師祭酒的地位後來雖然不比軍師,但卻比祭酒高一級,在曹操幕府之中還是非常重要的。曹魏建立後,董昭卸任軍師祭酒,曆任将作大将、大鴻胪、侍中等職,到曹睿時擔任司徒,位列三公。王粲擔任魏王侍中,傅巽則曆任曹魏侍中、尚書,都是重臣。

結語

軍師祭酒一職由曹操首創,是曹操幕府的重要職位之一,相當于曹操的首席軍師。首任軍師祭酒為曹操的重要謀臣郭嘉,其屢出奇政策,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汗馬功勞。郭嘉死後,軍師祭酒一職的軍事屬性逐漸淡化,地位也逐漸降低,被軍師所取代,成為榮譽性職位。即便如此,軍師祭酒在曹操幕府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董昭、傅巽等擔任者都是曹魏重臣。曹魏建立後,軍師祭酒一職便消失于曆史舞台之中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