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便开始全力营建自己的幕府,并逐渐取代了以汉献帝为首的东汉朝廷。在曹操的幕府之中,置有许多属官,其中最为神秘的便是曹操重要谋臣郭嘉担任的“军师祭酒”一职。那么军师祭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一、“军师祭酒”一职的由来

军师祭酒一职是曹操首创的,设立时间为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当时曹操担任司空兼车骑将军,于自己的幕府内设立了这一职位。从字面上理解,军师祭酒一职由“军师”和“祭酒”两部分组成。军师很好理解,那么祭酒是什么意思呢?

顾名思义,祭酒和祭祀有直接关系。据《史记索隐》记载,战国时期的荀子曾担任齐国的祭酒,

“礼食必祭先,饮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当祭耳。后因以为官名。”

另据《宋书》记载,

“夫祭祀以酒为本,长者主之,故以祭酒称之。”

可见祭酒作为一个官职来讲,原本指的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是一种祭祀场合荣誉性的官职,并没有什么实权。

如西汉以吴王刘濞为刘氏祭酒,很明显这是一个荣誉性的职位。两汉时期还有许多立下高功之人,也加祭酒一职,以示尊崇。而曹操晚年时期,王朗、袁涣、杜袭等一批元老重臣也担任过祭酒一职。

那么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是不是指代有特殊贡献的军师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曹操的历任军师祭酒有些谁,他们的职权是否和军事有关同军师类似,是否可以称作有特殊贡献。

二、历任“军师祭酒”

史籍中明确提到担任过军师祭酒一职的为

郭嘉、董昭、薛洪、董蒙、王粲、傅巽

6人。

首任军师祭酒为郭嘉,任职时间为198年至207年。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早期的主要谋臣之一。戏志才死后,经荀彧举荐被曹操任用,被授予军师祭酒一职。郭嘉辅佐曹操期间,屡出奇策,特别是在宏观战略上给予了曹操很大帮助。比如官渡之战时的“十胜十败”论、预测孙策死于刺客之手,坚定了曹操同袁绍的决战信心。而后预测刘表不会偷袭许都、全力支持曹操北征乌桓,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

郭嘉在曹操手下就担任了军师祭酒这一个职位,他也是唯一有明确任职期限的军师祭酒,其后军师祭酒的任职时间就很模糊了。

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第二任为董昭,于郭嘉去世后接任。

董昭,字公仁,196年投奔曹操,为曹操应迎奉天子、对抗袁绍出力不少,历任河南尹、冀州牧、魏郡太守等职。207年从征乌桓,郭嘉去世后接任军师祭酒一职,帮助曹操击败乌桓。此后董昭在内政上颇有建树,而曹操晋位魏公、魏王并加受九锡都是董昭力主建议的。

其后的薛洪、董蒙二人,由于史籍缺乏记载,事迹不详。而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以文学见长,傅巽劝降刘琮投降曹操,专于内政,两人的事迹和军事就搭不上关系了。

三、“军师祭酒”的职权及地位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除郭嘉和董昭任职军师祭酒期间,其职权和军事有关同军师类似,其余四人的职权和军事就不沾边了。可见军师祭酒一职的职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郭嘉时期的主要负责军事谋划

“参掌戎律”

到董昭时期的兼顾军事和内政,再到之后的涉及文学和内政,其军事职能逐渐淡化,逐渐变成一个荣誉性的职位,和祭酒的本意相差无多。

同样,军师祭酒在曹操幕府当中的地位也在变化。郭嘉时期,由于他的功劳和曹操对他的信任,军师祭酒的地位要高于军师,相当于首席军师。但之后,军师祭酒的地位便低于军师了。

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公元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群臣进表劝曹操加受九锡。在这份群臣劝进名单中,中军师王凌、荀攸,前军师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等五位军师排在第一序列,而军师祭酒董昭、薛洪、董蒙、王粲、傅巽等人则排在第三序列,可见在此时曹操的幕府之中,军师的地位要明显高于军师祭酒。

不过军师祭酒的地位后来虽然不比军师,但却比祭酒高一级,在曹操幕府之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曹魏建立后,董昭卸任军师祭酒,历任将作大将、大鸿胪、侍中等职,到曹睿时担任司徒,位列三公。王粲担任魏王侍中,傅巽则历任曹魏侍中、尚书,都是重臣。

结语

军师祭酒一职由曹操首创,是曹操幕府的重要职位之一,相当于曹操的首席军师。首任军师祭酒为曹操的重要谋臣郭嘉,其屡出奇策略,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汗马功劳。郭嘉死后,军师祭酒一职的军事属性逐渐淡化,地位也逐渐降低,被军师所取代,成为荣誉性职位。即便如此,军师祭酒在曹操幕府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董昭、傅巽等担任者都是曹魏重臣。曹魏建立后,军师祭酒一职便消失于历史舞台之中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