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跟日本的糾葛,從封建王朝就産生了,盛唐時期八方來賀,日本正是其中之一。在人們印象中,當時的日本貧窮落後,幾百個人就能自成一國,所謂的國家勢力,在中國看來,還不如一些鄉紳家豢養的私兵。

唐朝時,日本派了十多次遣唐使來到中原進行友好交流,順便購買中國先進精良的物件以及糧食,還有記載說當時楊貴妃并未在馬嵬驿被缢死,而是輾轉跟随遣唐使的船隻去到日本,如今日本都有所謂的“楊貴妃故居”存在。
而唐朝之前,似乎就沒有太多關于日本的史料記載,對于日本的由來,一般認為是來自中國或者北韓的居民;也有部分人根據日本流行的相撲,跟蒙古的摔跤很相似,進而判斷日本人很可能是來自亞洲大陸北方的遊牧民族。
不過大家認為的沒有用,隻有證據才有說服力。為了探索日本人的起源,科學家們對發現的3800年前的繩文女性進行人骨祖源測,檢測結果為跟北亞的尼夫赫和烏爾奇人的部分DNA吻合。尼夫赫人屬蒙古人種,是西伯利亞的東部民族;烏爾奇人在黑龍江下遊,也是俄羅斯内的一個民族。看來關于日本人源自蒙古的說法沒有錯。
至于用以檢測的沖繩人,被視為日本的原始祖先。沖繩時代于公元前12000年開始,到公元前300年結束,可以了解為我們的新石器時代,因使用繩文式陶器而命名。到了公元前300年,彌生文化取代了沖繩文化,開啟了日本新時代。
彌生文化又是什麼呢?是指是由發現彌生式陶器的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而命名的一個時代,又稱為中國的日本,主要居民為彌生人。彌生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繼承了繩文人傳承繩文系彌生人,另外一種則是渡來系彌生人。
公元前300年左右,正好處于中國的戰國到秦朝這一段時期,當時北韓、中國等亞洲大陸移民了很多人去到日本,跟日本當地的繩文人共同生活,成就了如今的日本人。根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國立遺傳學研究所分析得出,日本部分民族在遺傳基因上确實為沖繩人跟彌生人混血而成。
雖然聽上去不太好聽,但的确如今的日本人很多都是混種人。但大部分日本人拒絕承認這一事實,恰逢沖繩文化與彌生文化交替之事,秦始皇派遣徐福海外拜訪仙山,他們就認為自己就是徐福跟那些童男童女的後代,是正統的中國人。
不過不管他們到底如何看待起源問題,但是刻在骨血中的基因是無法改變的,中國網友們表示:這個“碰瓷”中國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