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頭古城遺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汾市鎮渡頭村武水河南岸,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準許(考執字(2021)第191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隊對渡頭古城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目前已在渡頭三星趕月和周家坪兩處墓群中發掘漢至唐代墓葬6座,其中漢代墓葬4座,晉代墓葬1座,唐代墓葬1座。現将發掘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一、漢代墓葬
(一)墓葬形制
共4座,包括2座土坑墓和2座磚室墓。土坑墓分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帶斜坡墓道的刀形豎穴土坑墓,均遭盜擾嚴重,墓内随葬品基本不存。
2座磚室墓編号分别為三星趕月M1、M2,這兩座墓葬相距較近,在發掘時采用探方法(圖一),并對M1封土堆進行了解剖(圖二)。
M1、M2墓葬形制基本一緻,平面均呈“中”字形,由墓道、封門、前室、後室及排水溝組成。其中M2排水溝位于墓葬一側,這種結構在這一地區較為少見。墓磚多為青磚,另有少量紅磚,燒制火候較低,多見菱格紋。

圖一 渡頭三星趕月M1、M2
圖二 探方發掘解剖M1封土堆
(二)出土遺物
共47件(組),器類有陶器、銅器、銀器、串飾等。陶器有紡輪、罐、盆、竈、倉、屋、器蓋等;銅器有鏡、銅錢,銅鏡鏽蝕均比較嚴重,銅錢均為五铢錢;銀器有镯、戒指(圖三~圖九)。
圖三 三星趕月M2出土器物
圖四 三星趕月M1出土陶罐
圖五 三星趕月M1出土陶罐
圖六 三星趕月M1出土銅鏡及銅錢
圖七 三星趕月M2出土陶倉
圖八 三星趕月M2出土陶器蓋
圖九 三星趕月M2出土陶竈
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推測M1和M2均為東漢時期墓葬。
二、晉代墓葬
1座,編号為周家坪M1,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封門、前室、後室組成(圖一〇)。墓道及墓室劵頂已毀,前室正中有一凹槽,低于墓底一層磚,随葬器物多放置于此。
圖一〇 周家坪M1
共16件(組),出土有陶罐、陶釜、陶缽、陶盂、青瓷罐、銀簪、銅錢等(圖一一~圖一三)。
圖一一 周家坪M1出土陶罐
圖一二 周家坪M1出土陶罐
圖一三 周家坪M1出土銀簪
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推測該墓葬年代為西晉。
三、唐代墓葬
1座,編号為三星趕月M3,為豎穴土坑墓。該墓埋葬于三星趕月M1封土堆上南部,墓葬被晚期盜洞破壞嚴重,西半部已無存,殘長60厘米,寬100厘米,現存墓室底部見有大塊青石鋪墊,随葬器物皆放置其上。
殘存3件,見有青瓷碗、青瓷碟、青瓷盞(圖一四)。
根據出土遺物,初步認為該墓葬年代為唐代中晚期。
圖一四 三星趕月M3出土器物
四、初步認識
1.此次發掘的墓葬規模較小,等級較低,應均屬平民墓。墓内葬具、人骨已腐朽無存,但從三星趕月M2及周家坪M2兩座墓内出土的陶紡輪和銀戒指、銀镯、耳铛等飾品來看,這兩座墓墓主應均為女性。
2.墓葬雖遭到不同程度的盜擾或破壞,仍出土了一批漢唐時期較為典型的器物,為認識渡頭古城遺址周邊墓群與古城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
(圖文轉自:湖南考古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