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晚清十分腐敗衰弱,并且飽受外國所欺淩,但實際上清朝也是有盛世的,那便是康乾盛世,康乾盛世的締造者一共有三,康熙雍正乾隆,其中康熙跟乾隆算是人們最熟知的兩個皇帝,雍正跟他們比知名度還是要稍遜一些。康熙是乾隆的爺爺,這爺兩都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寫詩。

隻不過跟乾隆相比,康熙的詩寫的就好多了,乾隆寫詩比較随性,經常是看到什麼就一時興起,也不做任何斟酌,直接就脫口而出了。由于乾隆是皇帝,是以他寫的詩不管是好壞,都會受到身邊随從或者大臣的稱贊,長久下來,乾隆寫詩更加随性了,水準也沒什麼長進。
康熙寫詩就好多了,基本上是在腦海裡斟酌半天,才會提筆寫下,在對待寫詩上,康熙的态度要比乾隆認真多了,這也是為什麼乾隆比康熙詩詞水準差的主要原因。但客觀來講,乾隆的詩并不算太差,有些詩單獨分句來看,還是一句不錯的佳作,但要是整體宏觀來看,就覺得詩很沒頭腦,看上去亂七八糟,一些該押韻或者換字轉折的地方也不是很完美。
正是以,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卻隻有一首大家比較熟悉點,因為它被選入了國小國文課本,這首詩的名字便叫《飛雪》,詩的内容如下:“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是不是看完後感覺很無語,除了最後一句以外,别的一點詩意沒有,就像是打油詩一樣。
實際上,就連最後一句也不是乾隆自己寫的,這是當時他跟一幹大臣觀雪,突然有感而發,就來了前三句話,但最後卡住了,不知道該如何往下寫了。此時紀曉岚自然不可能看皇帝出醜,就連忙接了一句“飛入蘆花都不見”,即讨好了乾隆爺,又進一步使這篇詩的詩意升華,否則單憑這前三句,是無論如何都沒法被選入國小國文課本的。
乾隆爺詩雖然寫的不咋樣,但這份耐力還值得人佩服的,他一生寫四萬多首詩,這是什麼概念,有些人一輩子尚且讀不了四萬多首詩,不管怎麼說,乾隆爺哪怕寫的再爛,但他好歹去寫了,并且一寫就是這麼多首。更何況,乾隆的本職工作是個皇帝,這點他無可厚非,做的頗為不錯,而寫詩隻是他的業餘愛好,一個業餘的如何去跟專業的比,乾隆的詩自然是沒法跟李白杜甫比了。
術業有專攻,在别的方面乾隆不一定比他們差,是以說有時候看一個人在某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一定代表了這個人的全部,是以大家也就不要嘲笑乾隆的詩作了,畢竟仔細琢磨,還是有幾句好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