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前不久,閨蜜在朋友圈,曬了一張圖檔,先看看這張圖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家裡面,好像剛剛被打劫過一樣。

閨蜜頓時血壓升高,每次看到,客廳裡淩亂不堪的樣子,都會被氣到胸悶、氣短。

她在朋友圈裡說:有同款的娃嗎?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主動收拾屋子呢?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結果,在她的評論下面是這樣的:

A款媽咪:和我家一模一樣啊,我就用一個字——“吼”,孩子們看見我的“河東獅吼”,心裡就害怕了,自己開始乖乖地收拾起來。B款媽咪:我每天下班回家以後,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熊孩子不但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還把家裡的衣櫃弄得像“雞窩”,我直接上去,一頓揍......C款媽咪:我一天24的工作,就是陪着娃,是以已經習慣了,等孩子們睡着以後,我就自己慢慢地清理“戰場”。

寶媽們是不是覺得自己,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呢?亂丢東西的熊孩子,讓媽媽們頭痛不已。

而且在潛意識裡認為,孩子亂丢東西就是“壞毛病”,必須馬上制止才行。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其實,寶媽們隻看到了孩子“調皮搗蛋”的一面,卻不知道孩子在小的時候愛扔東西,這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媽媽不要瞎制止,學會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動作敏感期一般會從出生持續到孩子6歲左右。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寶寶從出生就開始吮吸、抓握,接着就是坐、爬、站、走等動作。他們慢慢學會掌控自己的身體,不斷探索更多的動作、姿勢。這有助于其肢體發展和腦部發育,讓寶寶變得越來越聰明。

我家二寶最近就特别愛扔東西,每次我給他撿起來,又扔了,我再撿起來,常常一個動作我們要重複二十幾遍,他笑哈哈,我苦哈哈。在這個反複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收獲了快樂,而且還鍛煉了動作發展,包括大肌肉和小肌肉。

孩子愛亂扔東西,還有什麼原因?了解原因後,媽媽不忍心制止

原因一:孩子在了解外部世界

3歲以前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渴望了解世界上的每樣東西,當孩子在玩一個玩具的時候,他們通常不隻用手去觸摸,而是會用牙咬,用口腔觸覺來“認識”物體,用手敲打,甚至用力扔出去,這些行為,都是孩子在了解這個世界,他們會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觸覺、嗅覺、味覺等,這些都會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了解了被摔壞的玩具,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通過丢玩具來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律。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原因二:孩子在鍛煉自己的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對于大人來說把玩具扔出去,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對于精細動作發育不完善的孩子,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1歲左右的孩子,在把一個比較小的玩具撿起來的時候,需要他“手眼協調”,才能把東西捏起來,再用力地通過手臂的力量和手指的力量,把東西扔出去。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孩子的大腦接收到“新的刺激”,有助于孩子獲得成就感,促進大腦發育,進而變得更加自信。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原因三:孩子在調節自己的情緒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自己的“情緒”,當他們餓的時候,就會哇哇大哭,當他們看見媽媽的時候,就會手舞足蹈,當他們遇見陌生人的時候,會忐忑不安。

是以,“情緒”是寶寶探索外部世界的橋梁,當寶寶不開心的時候,他們由于語言能力發育不完善,隻能通過“扔玩具”,來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他們本來沒有破壞玩具的意思,隻是想通過丢玩具的方式,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面對孩子亂扔東西,我們應該怎麼辦?

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環境

蒙台梭利曾說:隻要準備一個自由的環境來配合兒童生命的發展階段,孩子們的精神與秘密便會自發地顯現出來了。

3歲之前的孩子,身體仍在快速發育,他們不僅學會了走路,還學會了比較複雜的動作,比如搬運、敲打、堆積木等,他們需要一個舒适安全的環境,才能滿足他們的探索欲望,比如說單獨給孩子設計一間“兒童玩具屋”,可以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随心所欲”的玩耍,讓孩子學會“動手動腦”,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但也不能隻局限于一個狹小的空間,讓孩子主動選擇玩耍的場所。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在孩子玩耍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第一。3歲前的孩子,喜歡把小零件塞到嘴巴裡面,波媽家的小寶,19個月,每次讓他獨自玩耍的時候,他都會“專門撿起一些特别小的物品”放在嘴裡品嘗,這時候,波媽都會用比較新奇的玩具,和小寶交換嘴巴裡的東西,千萬不能大聲喊叫,以免孩子吞下,發生危險。

是以,父母盡量不要讓3歲以下的寶寶獨自玩耍,畢竟寶寶的人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把扔玩具當做“遊戲”來玩

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大部分的父母就會認為,這個孩子“不懂得愛惜玩具”,給媽媽制造了更多的家務,于是就想,立刻制止孩子的行為。這個時候,媽媽不防問問孩子,“寶貝,你為什麼把玩具扔掉呀?”

如果孩子情緒比較穩定,并且覺得扔玩具比較好玩。那麼,媽媽就應該配合一下寶寶,把扔掉的玩具,再扔給寶寶,這樣就把“扔玩具”變成了一個“親子遊戲”,最後,媽媽可以找到一個大箱子,把所有的玩具都扔裡面,寶寶也會學習媽媽,把玩具扔進去,久而久之,寶寶不僅在扔玩具的時候,獲得了快樂,而且也會慢慢的學會收拾玩具。

孩子愛亂扔東西,其實是動作敏感期到了,你還在糾結嗎?媽媽不忍心制止

如果孩子情緒比較暴躁,故意把玩具扔掉,媽媽不用馬上阻止孩子。媽媽可以試着說:“寶貝,現在是不是感覺自己,有一點點不開心呀?”孩子通常都不理會媽媽,媽媽要多一些耐心,并且做好示範,比如,拿起一個玩具,扔到半空中,然後再接住,“我們一起來玩消滅“大怪獸”吧”,适當引導孩子發洩情緒,并且讓孩子逐漸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孩子扔東西是生長發育必經的一個過程,聰明的家長不會立刻阻止孩子扔東西,而是利用“扔東西”,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幫助孩子學會調節情緒,讓孩子越丢越聰明。

如果你的孩子,在家“扔玩具”,你會阻止嗎?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談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