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北洋政府最後一個統治者張作霖在由天津傳回奉天的火車上,被日本人埋下的炸藥活活炸死,享年53歲。此事件後來被稱作“皇姑屯炸車案”,轟動全世界。面對日本人的層層進攻,張作霖不願同流合污,惹怒了日本軍官河本大作,策劃了此次案件。但是聽聞張作霖被炸死的消息,日本天皇大發雷霆,日本首相田中義一歎氣說道:“這一切都完了”,對日本人來說,這應該是件好事,可是随後日本首相和将軍辭職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張作霖是土匪出身,也是一名有骨氣的中國漢子,手下握有十萬部隊,是民國時期勢力最大的軍閥,東北三省都掌握在他的手上。日本政府想要扶持張作霖為傀儡,控制東北,日本對中國東北三省一直存在野心,資源困乏的日本一直眼紅東北的鐵路和礦産。他們絞盡腦汁尋求在東北如何擷取利益,在日本有兩方意見,一方認為應該賄賂張作霖,将張作霖扶持為傀儡,另一方是認為應該除掉張作霖以防後患。河本大作便是“皇姑屯炸車案”的策劃人,他認為日本應該強硬一點,主動出擊,不能養虎為患。
性格暴躁激烈的河本大作不顧及手下的勸說,鐵了心要炸死張作霖。河本大作天生好戰好強,在做決定時就已經做好了被辭退的準備,本想除掉張作霖,東北三省就會陷入混亂,進而拿下東北。然而令河本大作沒想到的是,張學良聽聞消息後連夜趕到東北,控制住了軍隊,沒讓日本人的計謀得逞,張學良的舉動對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這件事情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河本大作的這個計劃本來就沒有得到上級的準許,在日本陸軍部和政治黨派向來不合,内部沖突很大,“皇姑屯炸車案”更是将沖突推向了頂峰,雙方各執己見。為了恢複國際上對日本的信任,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即刻進行了調查,然而面對天皇的審問,田中義一屈于軍方的壓力隐瞞事情的真相,後又被對方政黨揭露,此時支援河本大作的将軍開始互相推卸責任,互相指責,日本天皇惱羞成怒。“皇姑屯炸車案”發生後,日本在國際上受到了非常強烈的指責,為了平息這場事件所帶來的輿論,日本首相不得不下台,相關大臣将軍也引咎辭職,然而這些并不能改變事情的結果。河本大作不知悔改,最終死在了戰犯管理所内。
從中日關系史上來看,皇姑屯炸車案是九一八事變的前奏,日本人對中國人造成的傷害永遠無法磨滅,作為一名中國人永遠要銘記曆史,知恥而後勇。
本文系作者原創,喜歡的還請關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