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第一步戰猛将,身受重創依舊巋然而立,兵器重達八十斤

小說《三國演義》中,力大無窮的名将不少,例如呂布能夠一隻手,輕易提起全副武裝的名将紀靈;胡車兒能負重五百斤,等等。後世成為武聖人的關羽,使用的武器,青龍偃月刀,更是重達八十二斤。雖然八十二斤,相較于呂布和胡車兒的負重,好像相差有點遠,但是呂布不可能一直提着紀靈,胡車兒也不可能一直背負着五百斤的重物,但是關羽隻要在戰場上,就要時刻不離青龍偃月刀,這顯然更考驗他的力量。

三國第一步戰猛将,身受重創依舊巋然而立,兵器重達八十斤

當然了,演義就算再貼近曆史,也終歸是小說,很多事情都有着誇張的成分。例如胡車兒能負重五百斤,日行七百裡,就明顯不現實。可是,在當時的确有一個名将,使用的武器,重達八十斤,不過并非威震華夏的關羽,而是曹操的貼身保镖典韋。《三國志·典韋傳》記載:“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隻不過當時的計量機關,與現在有一定的差別,那時侯的八十斤,大約相當于現在的三十五斤左右,但是這樣的重量,拎在手中揮舞,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也并不輕松。

三國第一步戰猛将,身受重創依舊巋然而立,兵器重達八十斤

作為曹操的貼身保镖,典韋雖然以力大著稱,但是他能夠得到曹操的欣賞,憑借的不僅僅是力氣,可以說,他是三國當之無愧的,第一步戰高手。雖然當時馬匹還比較稀缺,但是對于大多數武将而言,大都擅長騎戰,例如張遼賴以成名的以八百破十萬,是騎戰;趙雲在漢水之戰中,救援黃忠是騎戰;曹仁僅率數十騎,沖殺于幾千吳軍之中是騎戰;合肥之戰的時候,淩統為孫權斷後是騎戰;史料中唯一記載的單挑,即呂布與郭汜之間的争鬥,還是騎戰。

三國第一步戰猛将,身受重創依舊巋然而立,兵器重達八十斤

雖然前面提到的名将,真的要面對步戰,不至于毫無還手之力,但是相較于典韋而言,他們應該是遠遠不及的。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典韋原本僅是一方豪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種,基本上不需要騎戰。《三國志》記載:“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為仇,韋為報之。永故富春長,備衛甚謹。韋乘車載雞酒,僞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并殺其妻,徐出,了車上刀戟,步去。”也就是說,他從一開始,就擅長步戰,對于騎戰比較陌生。

三國第一步戰猛将,身受重創依舊巋然而立,兵器重達八十斤

後來,濮陽之戰,曹操被呂布大軍三面包圍,隻能臨時招募敢死隊突圍,典韋應聲而出,憑借一雙鐵戟,殺掉了數十敵軍,最終為曹操解圍。也就是說,他加入曹軍之後,也沒有騎乘的資格,依舊最擅長步戰。再然後,他成為了曹操的貼身保镖,保衛曹操的安全,同樣最需要維持的,是步戰狀态。這樣長期訓練維持的結果,是那些習慣了騎戰的武将無法相比的。

三國第一步戰猛将,身受重創依舊巋然而立,兵器重達八十斤

果然,到了宛城之戰的時候,典韋堅持步戰的成果,立馬就展現出來了——曹操逃離之後,他死守大營門口,用他的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辄十餘矛摧”,到了他身受重傷的時候,敵人也前進了幾步,長長的鐵戟,已經派不上用場了,他用兩腋各挾一人敵兵,吓住了一衆人。敵軍不敢向前之後,他不退反進,又殺死了數人,最終力氣耗盡,“瞋目大罵而死”。

熟讀漢末三國史,沒有任何一個武将,在步戰的時候,表現出了堪比典韋的戰力,就連其接班人許褚,在投奔曹操之前,面對山賊,也不敢正面抗衡,而是借助較高的地勢,往下扔石頭,而砸死砸傷敵人。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得不承認,典韋不僅力大無窮,而且步戰無敵,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步戰名将。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本文首發于微信公共号《兵法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