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震為什麼是福将?總能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到一條活路

提起王震将軍,大家都會想到南泥灣、大生産、新疆軍墾,讓人感覺隻要有王震将軍在,就吃穿不愁。

其實,對王震将軍的這種幸福感覺不是抗戰才開始的,早在紅軍最艱難的長征途中,王震就是一位有名的“福将”。

王震為什麼是福将?總能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到一條活路

1936年7月,王震率領紅六兵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後,繼續北進。當時雖然是7月,但青甘高原仍然寒冷襲人,紅軍戰士們都飽受瘧疾之苦。

紅六軍團17師政委湯祥豐就由于誤食毒草,患上了瘧疾,高燒不退,虛弱不堪,即便躺着不動都心慌氣短,稍稍走動一會兒都要虛脫。

王震知道後,指令擡也要把湯政委擡到目的地,王震還親自過來擡擔架。

怎麼能讓王震親自擡擔架呢?戰士們紛紛過來,幾個人共同擡着擔架往前走,一邊走一邊唠嗑。無意中,一個小戰士說他們家鄉有一個偏方:用大煙土可以治瘧疾。王震聽後,将信将疑,就決定試試。

說來也巧,部隊前些日子“打土豪”,正好繳獲了一箱鴉片,王震本來打算埋掉,但聽說鴉片可以當藥品使用,就留了下來。

王震為什麼是福将?總能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到一條活路

王震跟湯祥豐說了這個偏方,但也提醒他,這東西吃多了肯定有壞處,湯政委政治覺悟高,說我就給戰士們做個實驗吧,要是真好了,戰士們就有救了。

于是,湯祥豐就吃了一把煙土,結果神了,第二天高燒果然就退了,也能拄着棍子走路了。

一看煙土真的能治瘧疾,王震大喜,立即将煙土都碾碎了,發給患病的戰士們,很快就把部隊中的瘧疾給控制住了。

當時,還有一種困擾部隊最嚴重的“病”,沒有方子治,就是饑餓。這裡是荒原,百裡都難見人煙,籌集糧食非常困難,官兵們都經過漫長征途的煎熬,體能衰弱到了極點,再得不到營養補充,一點疾病都可能奪走大家的生命!

就在王震無計可施的時候,當地一個牧民告訴了他們一個好消息:這裡的荒原上,遊蕩着一群野牦牛,沒有主人,如果能抓到它們,就不愁餓肚子了。

王震為什麼是福将?總能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到一條活路

王震一聽,來了精神,就找來師長劉轉連,說:“轉子,咱們搞些牛肉吧!”

打過獵的人都知道,凡是由家畜野化而成的野獸,不但野性十足,而且極其狡猾,知道許多人類對付它們的套路,是以很難尋覓,更難捕捉。

這麼大的荒原上哪裡去找呢?劉轉連沒有一點信心,但王震卻充滿了信心,找來幾個槍法好的戰士,一起深入到荒野去尋找牦牛群。

一連尋覓了幾天,也沒有見到牦牛的蹤迹,饑寒交加的戰士們都有些失望,打算回去,但王震卻像個經驗豐富、極富耐心的老獵人,不停地觀察地面上的蛛絲馬迹,終于發現了一些牛糞和牛蹄印,順着牛蹄印,他們終于找到了一頭牦牛!

這下子,大家都來了精神,十幾口大鍋一字排開,都在炖牛肉,濃濃的肉香彌漫在整個宿營地,讓饑腸辘辘的官兵無不大咽口水。

劉轉連把一碗切好的大塊牛肉端給了王震,但王震卻拒絕了,而是把牛肉分給了那些身體虛弱的傷病員,自己隻是喝了點牛肉湯。

王震為什麼是福将?總能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到一條活路

就在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吃肉時,第16師師長張輝飛奔而來,又報告了王震一個天大的喜訊:“王政委,咱們六軍團有救了!”

王震忙問:“什麼情況?快說!”

張輝說:“戰士們找到那群野牦牛了!連公帶母、大大小小一窩端!”

王震一聽,眼睛放光,急忙跟着張輝去看。

隻見戰士們已經用木栅欄圍住了一群野牦牛,足足有幾十頭,蔚為壯觀,大家無不振奮!

王震對張輝說:“每天殺三頭,其他的趕着走,這可是咱們的救命牛,你一定要看管好,跑了我唯你是問!”

張輝又指令團長廖長青,要他專門看管牛群。廖長青就安排了一個連,負責看管牛群,每天一邊行軍,一邊趕着牛群,每到新的宿營地,立即紮好木栅欄,以防牦牛走失。

王震為什麼是福将?總能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到一條活路

有一天,行軍非常辛苦,戰士們都累壞了,木栅欄紮得不夠牢固,而且大家因為太累,都睡着了,結果那群牦牛在一夜之間都跑光了!

張輝和廖長青哭喪着臉,把這個壞消息告訴了王震,把王震氣壞了,帽子一摔,大聲說:“叫你們小心小心,還是把救命牛跑丢了!你們倆幹什麼吃的?全部撤職!”

兩人垂頭喪氣,準備接受處分。

過了一會兒,王震的氣消了許多,歎了口氣,說:“也不能全怪你們,這些牦牛精得很,我找它們時連根毛都看不見,現在跑了也是天意,就當我們放生了。”

不過,這幾天殺的牦牛,也支撐着紅六軍團走出了荒原,渡過了那段最艱苦的時間。

很多人都說,王震将軍是一位“福将”,總是能在大家都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找出一條活路。其實,這并不是王震将軍有“福氣”,而是勇于嘗試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信心,讓他屢屢能在絕境中絕處逢生,逃出生天!

(參考資料:《王震傳》《王震的三次長征》《長征的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