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牢記曆史不忘過去,決不讓曆史重演

12月13日,我們迎來了第八個國家公祭日。在這個舉國緻哀的日子,我們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0萬同胞,也向所有奮起反抗外來侵略、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們緻敬。我們沒有忘記,曆史便不會忘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了全面侵華戰争。一時間,中國城鄉戰火連綿、硝煙四起,中國人民苦難深重。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30萬同胞慘遭殺戮。這是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慘案,也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曆史不會忘記,中國人民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不會忘記!今天,我們已經有了相當的底氣告慰同胞。相比于當年的山河破碎、國将不國,今日之中國已經翻天覆地。2021年,中國共産黨迎來了建黨百年,我們實作了第一個百年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也不複當年貧弱受辱的國際地位,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那寫滿屈辱的一頁,已經被我們徹底翻過。筆者以為,牢記曆史不忘過去,決不讓曆史重演。

牢記曆史不忘過去,決不讓曆史重演

回首往昔,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展開了全面侵略中國的戰争,并在中國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84年前的12月13日,日軍闖入南京城,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在這場暗無天日的大屠殺中,我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女遭到蹂躏殘害,無數兒童死于非命,南京城的三分之一建築遭到毀壞,大量财物被日軍掠奪。侵華日軍一手制造的這一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慘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也是人類曆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應該說,南京大屠殺,不是一個城池的滅頂之災,而是一個民族的浩劫,它是中華民族曆史幽深處無法忘卻的傷痛。據《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每日新聞》)1937年12月13日報道,日軍第十六師團中島部隊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長官鼓勵下,彼此相約“殺人競賽”,商定在占領南京時,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最後野田謂共殺了105人,向井謂共殺了106人。他們因确定不了是誰先達殺到100人,決定這次比賽不分勝負,又重新比賽誰殺滿150名中國人。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在這8年時間裡,中國人民直接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直接和間接财産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

牢記曆史不忘過去,決不讓曆史重演。你聽,人群中齊唱《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是曾經的血淚情殇;你聽,空中回蕩着陣陣防空警報聲,是從曆史深處發出的警示;你聽,一聲聲撞鐘鳴警,一聲聲汽車笛聲,從過去到現在,聲貫蒼穹,啟迪後來……曆史的一頁,如此赫然醒目,印入人心。然而,日本方面至今不願承認冷血先輩所犯下的反人類的罪行,靖國神社拜鬼事件卻不時出現。曆史,不是我們願意記住什麼,而是我們必須記住什麼。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國家公祭,一方面彰顯了緬懷死難同胞,寄托哀思,反思曆史,警示未來的民族價值理念;另一方面更是要銘記曆史,維護和平,決不允許否認和歪曲曆史,決不允許軍國主義卷土重來,決不允許曆史悲劇重演。

以國之名公祭,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當今世界,我們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正經曆大調整大變革,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并威脅全球。但是,無論未來怎樣,和平與發展将是永恒的主題。今天,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中國人民飽受欺淩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我們有志氣、有底氣、有骨氣,通過矢志發展、壯大自己,把和平的力量凝聚起來,與各國一起攜手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共同開創世界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