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太極何時決定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這件事對他刺激挺大!

皇太極何時決定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這件事對他刺激挺大!

皇太極初登汗位時,是父皇遺囑的忠實執行者。他深知,自己是以能步上至尊高位,不是因為父汗指定,也不是因為在衆兄弟中年齡居長,而是得益于父汗定下的貴族共和政體。如父汗所囑,他對推戴他登上汗位的三位兄長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禮數十足,十分謙恭。不論是朝會、宴請,還是面見群臣,他總與三位兄長平起平坐,沒有顯出高人一頭的做派來。從當時實際情況看,皇太極也不具備獨把朝綱的實力。

皇太極何時決定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這件事對他刺激挺大!

當時,三位兄長力量雄厚。大貝勒代善與其兒子嶽托分别擁有正紅、鑲紅兩旗;二貝勒阿敏控制鑲藍旗,三貝勒莽古爾泰領有正藍旗。八旗是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擁有一旗就等于控制着國家八分之一的實力。三大貝勒控制着四旗,就等于控制着全國的半壁江山。皇太極雖承兼父汗統領的正黃、鑲黃兩旗,充其量隻擁有全國四分之一的實力。是以,當時皇太極即便有南面獨尊、君臨天下的強烈欲望,也隻能是藏在自個肚裡回腸蕩氣而已,那股子霸氣斷不敢從鼻孔噴出來。但随着形勢的發展,随着女真民族急劇向封建化邁進,大汗獨把朝綱越來越成為一種需要。

有個軍令不行的事件,令大汗皇太極備受刺激。1629年10月,皇太極親自率大軍征讨明帝國軍隊。大軍開到半路上,皇太極正在禦幄中籌劃,代善、葬古爾泰兩大貝勒突然闖進來,說什麼勞師遠襲為兵家大忌,要他帶領大軍掉頭傳回。此時,其他被代善和莽古爾泰糾集來的諸王貝勒,也都鬧哄哄地堵在禦幄外,大有逼駕就範之勢。皇太極立即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這不僅違背他的意志,而且一旦事态不能逆轉,這個事件将成為今後治理軍國大事的範例。為了捍衛自己的意志,按既定作戰方案行動,大汗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皇太極何時決定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這件事對他刺激挺大!

他把嶽托、濟爾哈朗、薩哈廉、阿巴泰、杜度、阿濟格、豪格等貝勒叫來,故意對他們說:“你們早知道此次行動有這麼多不利,為何當初沉默不語,讓我帶着大軍長途奔涉到此呢?”這一激将法果然生效。嶽托、濟爾哈朗等人的忠君熱情頓時被激發出來,他們掉轉屁股站到大汗皇太極一邊,反過來迫使代善、莽古爾泰改變主意。皇太極總算控制局勢,率領大軍繼續開進。

皇太極何時決定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這件事對他刺激挺大!

當這樣徒有虛名的大汗有什麼意思!八和碩貝勒聯合執政的政體,使大汗皇太極的地位幾乎等同于一個和碩貝勒。汗權被架空,旗主權力過大和獨立,是大汗皇太極所不能容忍的。要是換一個窩窩囊囊的大汗也就罷了,他會在這種局面下苟且下去,偏偏皇太極不是那種主兒,他渴望說一不二的獨裁。隻要八和碩貝勒聯合執政的政體繼續存在,諸如“軍令不行”的故事注定還要接連不斷地發生,它們必定日複一日地刺激着不滿現狀的大汗。然而,皇太極畢竟富有心計,他表面上忍聲吞氣,實際上機敏地找尋機會,仿佛一隻蟄伏于粘網中央的蜘蛛,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迅猛出擊,給對手緻命一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