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快評丨接力講述苦難曆史,汲取前行力量

今天是12月13日,共“桐”見“證”,祈願和平,是這一天的深沉主題。在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61人的蒼涼背景下,我們的銘記和講述越發迫切。

我們該如何銘記,如何講述?

《紀念碑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田野調查》的出版,就是一個答案。書中顯現的調查成果,是對南京城傷痕記憶的共振,是對民間話語的呼應。

正如編者們所思所想,作為日本侵華戰争中受害最深的城市之一,作為日軍大屠殺慘案的發生地,在南京開展深入有效的調研工作,清算日本侵華戰争給南京這座城市帶來的破壞、給南京人民帶來的傷害,是對南京這座城市負責,對南京人民負責,也是對曆史負責。

我們可以在這一天通過很多常見的方式,表達我們的“不能忘卻”。我們越是乘着時間的快車遠離1937年,我們越是該想到,我們必須有更多的實物證據來鳴響我們的立場和主張,我們必須通過更頻繁、更有效的話語傳承來擴寬和支撐我們的曆史視野。找到更多更好的銘記和講述方式,讓銘記和講述更有張力,令妄圖篡改曆史者的鬼話越來越無力,這是面向曆史和未來的承諾。

952件(套)!這是一年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征集的文物數量。其中,侵華日軍步兵第三十六聯隊第十一中隊的《陣中日志》等孤本具有極高史料價值;幾天前,現代快報頭版刊發“尋找陳斐然”的報道,引發關注。84年前,陳斐然留在南京安全區守護難民,魏特琳的日記記載,他為了保護同胞險被日寇殺害。這樣的尋找,在曆史的煙雲裡,特别顯眼,特别有意義。為了讓記憶更豐富更飽滿,我們唯有不停地尋找,不停地奔波。

在小說家看來,事件久了,就容易成為“故事”。但是,每個南京人心頭深刻着的“1937”,永遠不是故事。這是因為幾十年來的講述,讓那一年那一天并沒有随着歲月的流逝而模糊,而是越來越清晰。

在現代快報報道《與時間賽跑,他們從未停止講述》中,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方素霞老人在講述,葛道榮老人在講述……“我活到現在,隻要和平,反對戰争”,夏素琴老人的這句話說出了多少南京人的心聲。顯然,老人們是傾訴,亦是囑托。呼喚和平,凝聚合力,是要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更安甯。

記憶深處,我們的祖輩們叙述着親身經曆,教育我們“一刻不敢忘”;我們的紀實作品描述着血雨腥風,教育我們珍愛和平、奮發圖強。無論是家訓還是公共記憶,都找到了更有價值的連接配接曆史與現實的方式,并寄望于“後生”們接力不休——銘記苦難曆史,汲取前行力量,正是應有之義。

現代快報評論員 戴之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