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丞相李斯被腰斬,卻沒人願為他講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他的悲劇?

李斯去世時孤獨而悲涼的慘狀,隻能用四個字來形容:作繭自縛!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李斯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的國相,是重要的助力。沒有他的《谏逐客書》,也就不會有後來秦始皇海納百川的人才局面,也就不會有秦國最後的統一。但是,李斯這個人,真的說不上是一個好人。他是個“法人”,是一個看似鐵面無私、實則心狠手辣的人。他最後的結局,也是由自己的三個選擇而決定的。

丞相李斯被腰斬,卻沒人願為他講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他的悲劇?

第一、儒家還是法家

李斯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荀子,中國古代著名的大儒。但是在學習的道路上,李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法家思想。應該承認,荀子并非是正統的儒家思想,他的性惡論已經開始傾向于法家,但是向李斯這樣一點兒面子都不留地“背叛師門”,還是需要一定勇氣的。

丞相李斯被腰斬,卻沒人願為他講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他的悲劇?

李斯既然選擇了法家,自然也就繼承了法家思想的兩個要點:1、人性不可靠,要用法律管束;2、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不講情面。他來到秦國,成為丞相之後,必然會讓本已經在商鞅帶領下,嚴重法家化的秦國更加的法家化。在強硬的法律面前,誰還會給别人求情呢?不獨是李斯,秦國曆史上幾位被殺的大臣,比如商鞅和呂不韋,也同樣是沒有人給他們說情。秦國的法家文化,就是如此。李斯選擇了法家,選擇了秦國,也就選擇了這種生活方式。他遭難時沒人幫忙,那就别怪别人了,誰讓你是法家呢。

第二、當師兄還是當對頭

有人曾經說,李斯的人緣不好,是以在被殺的時候沒人講情,這個确實沒錯。李斯的人品,早就已經把自己敗光了。當初,秦始皇讀到了李斯師兄弟韓非的文章,覺得這是個人才,千方百計地把韓非弄到秦國來。按說李斯和韓非是同學,二人可以攜手為秦始皇服務。但是李斯卻因為嫉妒韓非的才學,竟然幹出了一件違背法家道德的事情:夥同大臣姚賈,陷害韓非,并且親手獻上毒藥!

丞相李斯被腰斬,卻沒人願為他講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他的悲劇?

此事一出,李斯的人緣就徹底崩塌了。要知道,法家是諸子百家中,唯一一個隻對君主負責、很少顧及官民利益的。也就是說,李斯的一切行為準則必須圍繞着對秦始皇有利這一原則。可是,李斯卻為了一己私利,把對秦始皇有用的韓非弄死,這不管從儒家的朋友之道還是法家道德上,全都說不過去,是妥妥的“雙重标準”。李斯這一行為,無疑讓大臣們看清了自己小人的嘴臉。日後他如果出事兒,誰又會幫他呢?

第三、要權力還是要責任

秦始皇死後,趙高第一次找李斯談判,想要篡改遺诏、扶立胡亥的時候,李斯是嚴辭拒絕的。他是宰相,有守護秦國天下、執行皇帝遺诏的責任。但是,趙高搬出蒙毅來刺激李斯,說如果扶蘇繼位,必然重用蒙家人,李斯的權力和地位難以保證。此時,李斯竟然又小人之心作祟,很輕易地舍棄了自己的責任,選擇了和趙高一起分享權力。于是李斯秘不發喪,用鮑魚掩蓋屍臭,同時發出假遺诏,逼死扶蘇,囚禁蒙恬蒙毅。朝中大臣确實沒人能撼動他的地位,秦國的勃興速亡,也就在此時注定了。

丞相李斯被腰斬,卻沒人願為他講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他的悲劇?

李斯在選擇權力時,吃了趙高的暗虧。趙高把朝廷的權力給了李斯,自己則把胡亥忽悠到了深宮裡,隻有自己才能見到。于是,趙高就等于掌握了皇帝,也就掌握了最高的權力。李斯權力再大,也不過是個臣子,無法和皇權對抗。是以在日後的行政過程中,趙高的力量一直壓李斯一頭。等到李斯察覺不對而要直接面見秦二世時,見皇帝的管道已經被趙高徹底封死,李斯隻能徒呼奈何。當趙高給他的那頂“欲裂地而王”的帽子扣過來的時候,李斯沒有辦法向秦二世喊冤。連皇帝都不管的人,底下的朝臣們又有誰會冒着得罪趙高的風險,替他說話呢?

李斯其實很像一個職場裡的小中層,表面上光鮮無比,但背地裡也很卑微。他隻是個簡單的人,沒有擁抱天下的胸襟,也沒有鑽營進取的手段。等到倒在高層的博弈中時,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