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當下最現實的問題有一定的契合之處:愛情和面包(又或者說是物質)你會選擇什麼?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拉爾夫毅然決然的給了一個明确的選擇,面對自己深愛的梅吉,他選擇了權利,有得到就必定有失去,随之而來的代價就是永遠不能和梅吉有法律上的結合,盡管他們深愛彼此。
所謂荊棘鳥,它們的一生都在追尋着荊棘樹,好不容易找到後,便将自己的軀體慢慢插進最長最尖的一根荊棘之中,在瀕臨死亡之際,綻放出自己的歌喉,唱出人生最後一曲。
這本書是澳洲作家考琳·麥卡洛的巅峰之作,與此同時她也是一名大器晚成的作家,前半生她是一位神經心理學專家,由于自己一把年紀還孤零一人,于是在1977年用自己全部的生活積累寫下了這本長篇小說《荊棘鳥》。
作為小說的女主角梅吉,自然也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一隻“荊棘鳥”,而她們一家受姑母之托來到德羅海達繼承财産時,梅吉遇到了那顆最長最尖的“荊棘刺”拉爾夫,他長是那麼的風度翩翩,很快就對這位神父産生了興趣,可笑的是拉爾夫竟然對于眼前這個隻有九歲的小女孩一見鐘情,而自己已經二十九歲了,整整二十歲的年齡差,加上自己又是一個神父,似乎這段戀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可愛情一旦襲擊了頭腦,那年齡身份早已經抛之腦後,拉爾夫誇贊道:“梅格安,這是我隻喜歡的名字!”這句話不但把自己的心意說了出來,小梅吉也被撩的心花怒放,就這樣二人親密無間的生活一直持續到梅吉十七歲時,這期間,拉爾夫充當着小梅吉的老師,朋友,甚至是男閨蜜等角色。
姑母終于去世了,可原本能得到遺産的梅吉一家卻未能如願以償,新遺囑中明确說明了:遺産将全部捐獻給天主教,并由拉爾夫全權支配,梅吉一家的生活費由拉爾夫發放,并強調這件事的主要功臣是拉爾夫,這就意味着拉爾夫将會因為此事而得到重視和晉升。
很明顯姑母的做法表明了她是傾心于年輕潇灑的拉爾夫的,但因為自己年老是以不敢表白罷了,但一看到拉爾夫與梅吉如此親密接觸,嫉妒之心一下湧上心頭,臨時更改了遺囑,并給了拉爾夫兩個重大的抉擇。
梅吉還是權利?這個問題在拉爾夫的腦海裡反複出現,如果把這封遺囑丢到大火中燒掉,自己就能和梅吉永遠在一起,如果将遺囑公布,自己就會得到教會的認可,并有望成為紅衣大主教,經過苦苦掙紮之後,拉爾夫還是宣布了遺囑,選擇了至高無上的權利,這時的他愧對于梅吉,于是選擇離開了德羅海達。
梅吉這隻荊棘鳥,失去了最長最尖的荊棘刺,但卻遇到了一個替代品盧克,這人與拉爾夫長的極其相似,但内心卻肮髒不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個牧場,奈何自己家底貧寒,便想通過騙取女人的錢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遇到梅吉之前,盧克勾搭了兩個富婆,可惜沒有得逞,這次他打算把魔爪伸向懵懂無知的梅吉,對于一個美好的愛情,梅吉總是充滿着無盡的向往,是以盧克的計劃很成功,在一番甜言蜜語之下,梅吉與盧克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惜選擇錯了終究還是錯了,之後婚姻梅吉過的很不愉快,甚至是梅吉難産也不見得盧克前來探望,幸好梅吉成功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為朱絲婷(第二篇會詳細介紹)受到沉重打擊的梅吉來到了一個小島上度假。
在這個清淨的地方,給了她一個思考的機會,梅吉細細回想着拉爾夫,本決定不再想念之時,拉爾夫卻出現在梅吉的眼前,兩個相愛的人一見面就擁抱在了一起,拉爾夫向梅吉袒露了心聲,就這樣二人都度過了彼此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可好景不長,拉爾夫終究無法放心職場的心心念念,提出要去羅馬擔任更重要的職務,梅吉心中萬分不舍,怎奈拉爾夫去意已決,也不阻攔,任其追逐自己所向往的事物,而拉爾夫不知道的是梅吉這時已經懷上了自己的孩子。
不久之後梅吉又産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戴恩。
一晃二十幾年悄然過去,梅吉搖身一變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拉爾夫也順理成章的當上了紅衣大主教,一個是渴望家庭和愛情的懵懂少女,一個是渴望權利與教職的翩翩公子,可最後卻都失去了彼此最相愛的那個人。
作者麥卡洛用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揭示這樣一個道理: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将以一個重大的代價去換取的,就像梅吉與拉爾夫一樣,正如文章最後所言“鳥兒胸前帶着荊棘,它遵循着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将臨。她隻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荊棘紮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紮進胸膛。”
由于這是一本長篇小說,一篇文章說完顯然不現實,鹿鳴打算從三名人物的經曆下手,分别是梅吉的女兒朱絲婷,梅吉的母親菲奧娜。
你其實真的很棒,至少你很有耐心的看完了這篇文章,你看完了才得以看到這段文字,說明你對文學的知識是極度渴望的,或許有些迷茫和無從下手,鹿鳴會盡最大的努力深刻剖析每一本書籍,看完文章你就相當于大緻了解整本書的核心内容。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