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待俘虜、不虐待俘虜是我軍的優良傳統,是寫進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内容,我軍在戰場上一直都忠實地執行着這個俘虜政策。但這裡面提到的俘虜,是指徹底放下了武器向我軍投降的敵軍,但對于那些裝死、假投降伺機還擊的敵軍該怎麼辦?志願軍在戰場上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造成了不小的傷亡。最後兩個志願軍連長一合計,決定以後戰場上的敵人不論死傷,一律補槍!可這個做法上級會同意嗎?

1950年11月27日夜,長津湖戰役打響。志願軍27軍80師239團2營4連在連長李昌言、指導員莊元東的率領下從豐流裡出發,向敵後穿插過去。美軍戰前偵察後認為,方圓100裡内都沒有中國人,是以連基本的防禦工事都沒有修,夜間連哨兵都在背風處烤着火,根本沒料到志願軍會從天而降。
4連深入敵後,猛沖猛打,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4連先是以一連的兵力全殲美軍31團3營L連,随後又端了31團團部(31團3營營部也一并也消滅),天亮前又一口氣端掉了美軍第57野戰炮兵營的營部和A連的陣地,繳獲12門105毫米榴彈炮。
【4連是以獲得戰鬥模範連稱号】
一夜之間端掉美軍一個團部、兩個營部,全殲美軍一個連,繳獲12門大炮,4連的戰果稱得上豐碩,但李昌言又高興又發愁。就光這12門火炮就比整個27軍的炮團火力還強,可李昌言卻沒辦法把它們拉走。人力是不可能的,騾馬他們也沒有,炸掉又舍不得,正糾結間李昌言接到上級指令:停止攻擊,撤出戰鬥!
接到這個指令李昌言很是不解,戰士們傷亡并不大,現在士氣高漲,不趁勝追擊反而要撤退,大家心裡都不痛快。但軍令不可違,李昌言隻能指令大家抓緊時間打掃戰場,尤其注意收集餅幹、罐頭和彈藥。
【1955年授銜時的李昌言】
在此之前,9兵團并未和美軍交過手,對于美軍的空中優勢,李昌言他們并沒有切身體會。但志司卻是一清二楚,白天是美軍的天下!現在天快要亮了,4連必須停止進攻,和敵人脫離接觸,以儲存實力待天黑再發起進攻。就在戰士們還在搜集餅幹罐頭時,敵機到了!幾乎是從大家的頭頂上掠過,一邊掃射一邊投彈,李昌言見狀趕緊領着大家向附近的1554高地跑去。
原本抓住的美軍戰俘見狀趁機跑散了,有的和志願軍戰士扭打起來,有的撿起地上的槍向志願軍戰士開槍。最可氣的是,在夜間的戰鬥中,有不少美軍士兵趴在地上裝死,現在也紛紛爬起來,從側翼和背面向4連開槍,不少戰士沒倒在進攻的路上,現在卻倒在了黑槍之下。
槍聲還沒停,炮聲又響了起來。一些裝死的美軍炮兵開始操作105榴彈炮向4連開炮,炮彈落點十分精準,甚至連落單的戰士他們也不放過,幾門炮瞄着一個人追着打。等到李昌言帶着4連跑上1554高地後一清點,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4連傷亡人數就超過昨晚的戰鬥,指導員莊元東都犧牲了。
李昌言這個氣呀,嘴裡用膠東話一勁地罵道:“這幫婢養的美國鬼子,裝死假投降打黑槍,下次逮到不論死傷,全部補槍。”衆人在反斜面躲了一會兒,6連也跑過來了,6連比4連跑得慢了些,傷亡比4連更大。6連長和李昌言兩個人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罵不絕口,一邊還商量着以後補槍的事。
消息很快就傳到2營長張宗海和教導員張桂棉的耳朵裡,兩人都是氣憤不已,但挨個補槍這個事是違反紀律的,真要下這個指令,兩人又犯起了嘀咕。最後張宗第一拍大腿,對張桂棉說道:“老夥計,不補槍不行啊,不補槍咱們的戰士們就死了,敵人就活下來了!”張桂棉答道:“我同意,要受處分我和你一起背着。”
28日夜,2營再次向新興裡的美軍第7師31團發起了進攻,在進攻前,營長下令:遇到敵人無論死活,一律補槍!這可能是我軍少有的下達這樣的指令,這是營長和教導員頂着犯紀律的風險下達的指令。真正放下武器投降的敵人,我們可以給予人道主義待遇,但戰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怎麼判斷敵人不是裝死假投降想打黑槍?搞不好就會造成我軍戰士不必要的傷亡,這個時候敵人死好過我們死,補槍很有必要。事實上,營長和教導員事後并沒有是以而受到處分,說明上級對這個做法是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