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登陸海南島,作戰名單上都是副職,韓先楚大怒:都不敢上那我上

1950年1月10日,早在毛主席去到蘇聯通路之前,就海南島的問題已經有了決定。按照計劃,應該是在春節左右就拿下海南島的,但是因為金門戰役的失利,成為了我軍揮之不去的陰影,在很多戰士和将領心中都留下了傷痛。四年的解放戰争都過來了,這小小的台灣和海南島卻讓大家犯了難。

金門戰役

金門戰役中,我軍共計派出了九千多名戰士,大部分都壯烈犧牲了,這也是解放戰争中重大的一次損失。是以,在面對海南島的時候,很多将領也都害怕會重蹈覆轍。在主力登陸之前,韓先楚先安排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登島活動,但是在活動名單上,韓先楚看到幾乎沒有主官,全都是副職。

一時間,韓先楚大怒,生氣地表示自己會随主力部隊一起打頭陣。究竟大家為何都不願參與解放海南島?海南島戰役面臨着哪些困難?

身經百戰,敏感的軍事直覺

1949年10月28日這一天,将近有三萬人的解放軍在廈門海灘上,怒目圓睜的注視着僅僅隻有幾公裡遠的金門島,無能為力。就在三天前,九千多名的戰士乘坐沖鋒艇向着金門島進軍,最終大部分都喪命于此,沒能回來。金門戰役也成為了解放軍以來最大的一次失利,是在與國民黨交手中,從未有過的損失。而這一次,卻在這小小的金門島上失去了整整三個團的兵力。

海南戰役

此時的金門島已經沒有了三天前的炮火聲,萬籁俱寂。這三萬多名從山東一路殺到福建的解放軍站在這廈門海灘上,想起三天前,眼睜睜地看着九千多名戰士最終血戰到隻剩一個人,卻因為沒有渡海武器、裝備,缺乏海戰經驗,無力回天。

今天這些戰士聚集在這裡,向着天空鳴響了三萬發槍聲,來祭奠逝去的兄弟們。這些解放軍戰士們心中無一不想為同志們早日報仇雪恨,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使戰士們報仇心切,但是金門戰役也使得大家明白了渡海戰役的艱難和殘酷。在沒有空軍的掩護下,沒有足夠的把握,況且解放軍也沒有相應的武器裝備,實在是很難找到突破口。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被這新課題難倒的時候,韓先楚沒有放棄希望。韓先楚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遊擊隊,在那個時候,韓先楚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當時為了幫助主力部隊籌集軍饷,得罪了當地的大地主。于是,地主便帶着警衛隊揚言要殲滅韓先楚所在的遊擊隊。這支遊擊隊剛剛建立,大多數都是當地的農民,根本沒有打仗的經驗,一聽警衛隊要來,趕緊四處逃散了。

登陸海南島,作戰名單上都是副職,韓先楚大怒:都不敢上那我上

隻有韓先楚不跑,不僅不跑,還不讓隊長跑,在他的鼓勵下,隊員們鼓起勇氣和警衛隊進行了一番戰鬥,最終竟然将敵人打跑了。因為這件事,韓先楚也被組織任命為了遊擊隊的隊長,并且加入了共産黨。

之後,韓先楚的遊擊隊被改編到了紅25軍224團,之後更是随着隊伍進行了紅軍長征,在此期間,韓先楚憑借着有勇有謀的表現,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在部隊裡也打出了自己的名氣。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韓先楚也是義不容辭地加入了抗日的隊伍,奔赴在冀魯豫軍區,與敵人堅持做鬥争。

先後經曆了大大小小的戰争,立下了無數的功勞,在軍隊中也是一路高升。抗戰勝利之後,韓先楚就去到了東北,被任命為了東北人民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的副司令員,在東北展開工作。先後指揮參與了多場戰役,為解放東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之後,更是率領部隊四處征戰。

登陸海南島,作戰名單上都是副職,韓先楚大怒:都不敢上那我上

解放海南,困難重重

早在四野進駐廣東之後,就已經做好了解放海南島的準備。當時大陸基本上已經全部完成了解放,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逃到了台灣。台灣和海南島一樣都是和大陸隔海相對,是蔣介石尤為重視的反攻大陸的基地。

早在抗日戰争結束之後,海南島就被國民黨接收了。尤其是到了解放戰争後期,眼看敗局已定的蔣介石開始在海南島布置起了防線,試圖将其作為自己的避難所和再次反攻大陸的跳闆。蔣介石派遣了大量的精銳部隊駐守在海南島,另外還派遣國民黨一級上将薛嶽在海南島進行駐防。

薛嶽在抵達海南島之後,将駐守在海南島的國民黨軍隊改編為了19個師,利用海南島的地形建築了一套密集環島防禦體系,并且利用海空力量在,形成了“陸海空”一體化的防線,名叫“伯陵防線”。

海南島戰役

再加上,此時大陸的各個地區都已經基本解放,很多解放軍部隊都已經開始複員,參與到了建設當中去,而這些戰士們還在這裡繼續作戰,況且是尤為艱難的海戰。戰士們的厭戰情緒也都是達到了極點,為了解決這一情況,我軍在第一時間做了戰士們的說服,并且安排戰士們進行海上作戰練習,認真學習海上作戰技術。

因為很多士兵都是來自于北方,甚至是第一次見到海,水性就更沒有了。為此,部隊對戰士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突擊訓練,幫助士兵們克服怕水、暈船等各種問題。因為海上作戰和陸地作戰有着很大的差別,在作戰時間上需要尤其的謹慎,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是以在考慮到潮流風向的因素下,我軍決定将作戰時間推遲到六月份。

但是這一提議遭到了韓先楚的反對。韓先楚和許世友兩個人都是隊裡出了名的猛将,智勇雙全。通過對周邊漁民的走訪,韓先楚了解到,在每年季風季節到來之前,也就是正月到清明的這段時間,是最有利于出海的。

韓先楚

有時候在順利的情況下,一個晚上就可以抵達海南島。但是谷雨時節一過,南風就開始起來了,到時候渡海就變成了逆風。對于隻能靠人力劃船的解放軍來說,難度就增加太多了。但是要等到風向改變,還得幾個月的時間,想要在今年登島是不可能的了。

韓先楚據理力争,成功拿下海南島

為此,韓先楚還和時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兼十五兵團司令員的鄧華發生了争執。因為韓先楚執意要在谷雨之前發起戰争,甚至将這件事情捅到了中央,但是鄧華就是中央派下來監督韓先楚作戰計劃的,到時候一旦計劃失敗,鄧華也是要付連帶責任的。對于韓先楚的建議,鄧華遲遲做不了決定。

是以,韓先楚就緻電中央:“如果四十三軍還沒有做好準備,那麼我願意親自率領四十軍主力進行渡海戰役。”韓先楚自然明白這份軍令狀的重量,也知道目前四野士兵心中多少已經打起了退堂鼓,但是不能浪費這個時機,錯過了,解放海南島就得再等一年。也正如韓先楚預料的那樣,之後北韓戰争爆發,如果當時海南解戰役沒有打響,恐怕海南島的問題也将會和台灣問題一樣,一拖再拖,錯過了合适的時機。

為此,韓先楚先是說服了四野司令員林彪,然後由林彪說服了軍委的上司,在一次次的請求下,中央也看出了韓先楚堅定決心,最終表示了同意。于是在4月10日,中央下達了強行渡海作戰的指令。

在大規模登陸之前,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注意,積累一定的經驗,我軍先是安排了兩次小規模的登陸。但是在兩批登陸名單送出上來的時候,韓先楚一看,竟然沒有主官的名字,全都是副職。甚至40軍下的一個連隊指導員,自己開槍将自己的腿打傷,還謊稱是敵人打傷的。這令韓先楚十分生氣,直接表示自己會跟随部隊參與第一批先鋒作戰。韓先楚做出這樣的表率之後,其他指揮員也都隻好硬着頭皮上了。

4月16日,海南島戰役正式打響,因為韓先楚一直在提前訓練士兵,40軍有6個團可以在第一時間登島,而兄弟部隊43師隻有一個半團。戰役開始之後,韓先楚率領幾萬的第一批戰士,乘坐400多艘帆船向着海南島出發。

毛主席

解放軍兵分幾路乘坐帆船準備從瓊州海峽登陸,但是就在主力部隊借着風力經過海峽主流的時候,風停了。于是,戰士們靠着人工搖漿繼續前進。不料,沒一會敵人就出動了炮艦,韓先楚下令我軍的“土炮艇”進行迎戰,在經過徹夜激戰之後,我軍最終突破了封鎖線。在4月17日淩晨,韓先楚率領主力部隊在臨高角一帶率先登陸。

這個時候在北京的聶榮臻,也是一晚上沒有睡着覺,當得知韓先楚已經登島之後,懸着的心才算是落地了。因為聶榮臻知道,一旦韓先楚登陸,那麼勝利就是屬于我們的了。韓先楚果然也是不負衆望,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将薛嶽苦心經營一年的“伯陵防線”給突破了,并且将薛嶽趕出了海南島。

5月1日,解放軍已經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建立的防禦體系,解放了整個海南島。緊接着在海南島戰役結束的兩個月後,就爆發了北韓戰争。美軍切斷了海峽,倘若不是韓先楚執意主張早日進行海南島作戰,那麼恐怕海南島解放就遙遙無期了。中國也就完全被堵在了大陸,沒有了任何的出海口。

抗美援朝

戎馬一生,鞠躬盡瘁

北韓戰争爆發之後,為了保家衛國,中央決定派出志願軍支援北韓,這次韓先楚也是出任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等職務,跟随志願軍的隊伍來到了北韓戰場,先後參與指揮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戰役,尤其是在第二次戰役中,親自坐鎮指揮了38軍,在敵衆我寡的情況下,使得38軍突破重圍堅守住了我方陣地,扭轉了志願軍在北韓戰場上的局勢,使得38軍獲得了“萬歲軍”的稱号。

1955年授銜儀式上,軍委總部根據韓先楚的資曆,将其暫定為了中将軍銜,但是毛主席知道之後,表示:韓有功,中晉上。毛主席說得有功,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來源于海南島戰役了。

新中國成立,戰事結束之後,韓先楚被任命為了中南軍區的副參謀長。因為長期奔波在戰場上,韓先楚實在是習慣不了部隊機關的生活,于是向毛主席申請去到了福州軍區。因為雖然蔣介石敗退台灣,但是賊心不死,仍然想着可以有朝一日反攻大陸,也是不斷的派兵對于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進行騷擾。

登陸海南島,作戰名單上都是副職,韓先楚大怒:都不敢上那我上

畢竟韓先楚在海戰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無論是海南島戰役還是在北韓戰争中,都是有過不錯的先例。于是,毛主席同意了這一請求,安排韓先楚去到了福州軍區坐鎮。就這樣,從1957年一直到1973年,整整十六年的時間,韓先楚在這個崗位上兢兢業業。直到1986年,韓先楚将軍去世,臨終之前,韓先楚口中也是一直念叨着台灣,惦記着祖國的統一。

如今海南島成為了廣大人民熱衷向往的旅遊景點,我們能夠享受這一切,都是來源于韓先楚将軍在當時的力排衆議,力挽狂瀾,才可以讓海南島避免成為了第二個台灣,才使得海南島早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緻敬韓先楚将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