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8年,許世友下連隊當兵,連隊班長:你一把老骨頭了,站什麼崗

1958年8月份,53歲的許世友脫下将軍服,換上了大頭兵的軍裝,下基層連隊,成為了某軍6連7班的一名老兵,這是怎麼回事呢?

1958年8月份,毛主席在北戴河召開臨時幹部擴大會議,會議上專門提出:我們所有的“長”,包括軍長、師長,都至少下基層連隊當一個月的兵,這是頭一年,最好當兩個月,堅決服從班長、排長的指令和指揮,現在我軍的很多同志、進階幹部已經很多年不當兵了,再去當一下。”

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毛主席的訓示,專門做出全軍各級幹部下連隊當一個月兵的規定,并下發全軍,馬上就掀起了幹部下連隊當兵的熱潮,并獲得了各級上司幹部的積極響應。

時任南京大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生平最佩服和敬仰毛主席,是以毛主席的提議剛出來,就馬上無條件積極響應。

主動交接了軍區接下來的一應軍政要務後,53歲的許世友就脫下将軍服、摘下大蓋帽,換上了船形帽、佩戴上等兵軍銜,并穿上了大頭兵的軍裝,下基層連隊,成為了某軍6連7班的一名老兵。

1958年,許世友下連隊當兵,連隊班長:你一把老骨頭了,站什麼崗

連長和班長見許世友年紀大了,又是大軍區司令和開國上将,戰功赫赫,一時間都忍不住麻爪。

不敢對他下達指令,各種髒活、重活、險活都不讓他幹,公差勤務也不讓他參加,部隊軍事訓練的時候就讓許世友在一旁看着,生怕他累壞了身子。

許世友着急了:“這裡沒有首長,也沒有司令,更沒有将軍,有的隻是一名新入伍的老兵,既然是當兵,你們喊我老許就行。”

但連長和班長還是放不開,許世友的犟脾氣當時就上來了:“當兵膽子不大,以後怎麼打仗,我當了幾十年将軍,管人管習慣了,今天就換你們來管管我,改一改我身上可能存在的官僚習氣,如果你們不能好好的管教我,那老子就撤你們的職。”

1958年,許世友下連隊當兵,連隊班長:你一把老骨頭了,站什麼崗

部隊每天晚上都需要安排專門的戰士站崗執勤,是以當班長在念名字的時候,許世友也伸長脖子等着聽自己的名字。

可當名單念完,所有人都領取到任務後,許世友也沒有聽見自己的名字,就着急地問道:“為什麼名單上沒有我的名字?為什麼不給我排班?你們這是看不起一個老兵嗎?”

幾天下來,班長和許世友混熟了,發現老首長平易近人,也能開得起玩笑,膽子就放開了,絲毫不跟他客氣地說道:“老許,你這老兵都一把老骨頭了,還站什麼崗?你也不看看你多大年齡了。”

許世友的開國上将,是在血與火的戰場考驗中,一級一級地打出來的,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僅憑一己之力就打紅了膠東半邊天,獲得毛主席在全軍的通令嘉獎。

年輕時虎虎生威,打得敵人聞風喪膽,現在年齡大了,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裡,根本不服輸:“别看我年齡大了,但身子骨可不是一般新兵能比的,站一晚上的崗沒問題。”

在許世友的強烈要求下,班長隻能請示連長,給他安排了午夜崗,結果許世友果然一絲不苟地完成了任務。

1958年,許世友下連隊當兵,連隊班長:你一把老骨頭了,站什麼崗

短短幾天時間,戰士們就發現許世友果然有兩下子,訓練遊泳,盡管許世友的動作并不規範,但氣息綿長,遊得最快也遊得最遠,一口氣能遊出去上千米。

訓練攀岩登高,盡管許世友有了小肚腩,但動作卻比猴子還麻利,雙手在繩子、竹竿上輕松的交換,不一會就成功登頂,就連技術全能的兵尖子,都忍不住甘拜下風。

許世友在連隊訓練當兵的日子裡,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從來不搞特殊,有的時候戰士們想要照顧他開小竈,還會引來許世友生氣地喝罵。

一次,部隊奉命到水庫幫助群衆挑土方,戰士們和班長害怕累着老首長,就不讓他挑扁擔,讓他鏟土。

但沒想到,許世友的臉色馬上就陰沉下來:“這是看不起我這個老兵啊。”

于是雙手各拎一隻泥筐,在工地上來回飛跑,就屬他走得最穩,速度竟然比挑扁擔的小年輕還快。

1958年,許世友下連隊當兵,連隊班長:你一把老骨頭了,站什麼崗

許世友下連隊的時間雖然隻有短短三個月,但戰士們卻全都成了他的小“徒弟”。

吃飯時,許世友經常拎起闆凳就可以來上十幾個招數,左擋右砸,進退如風,讓官兵們看得雙眼放光。

在課間休息時,許世友又經常教他們打拳,幾十天下來,每一次教的拳法都不一樣,五花八門,毫不吝啬,全部傾囊相授。

後來,連隊裡的每個戰士都能拎起闆凳耍上幾下,以至于食堂的闆凳總是缺胳膊短腿,參差不齊,讓司務長叫苦不疊地直埋怨。

最後,許世友圓滿完成了下連任務,收拾行裝回軍區總部時,還被連隊評為了“五好戰士”,讓榮譽滿身、功勳赫赫的許世友笑得合不攏嘴。

許世友小心翼翼地将獎狀卷起來,親自裝裱在辦公室裡,永久珍藏,以紀念這一段短暫而又美好的革命軍旅情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