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如果抑郁症可以被“說服”變得樂觀起來,那麼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無法走出困境?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覺得日子過得特别慢,終日無精打采,腦袋裡時常出現悲哀、病态的念頭。

身邊的朋友想要幫你脫離悲傷的情緒,告訴你應該做些什麼,告訴你各種人生道理,可是,你卻絲毫沒有感覺更舒服、明朗一點。

難道,抑郁就是一個死胡同,走進去了就很難再找到出口?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抑郁與悲傷的狀态,就像一口深不見底的井,裡面黑壓壓的,又狹小又陰暗。

當你陷進去了,就隻能從洞口窺視到外面的陽光。在悠長的白天裡,通常還好受些,可是一到晚上,你就會開始焦慮、無助。

随着一個人越陷越深,你就離出口越來越遠,見到的光線也越來越暗淡,直至整個洞口都被封鎖起來。

這個時候,你陷入了徹底的絕望當中,産生最糟糕的念頭:結束自己的生命。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你有過了結生命的念頭嗎?”

如果有,哪怕是一閃而過的想法,也是抑郁的前兆。

因為,這些想法背後蘊藏的,是你當下的心理狀況和自我感覺。

不要逃避你的真實感覺,它就是一面鏡子,是你對自身的“自我認識”。

但很多人,都喜歡逃避自我分析,不肯面對真實的自己。

而更多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該怎樣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内心狀态。

于是,我們想到尋求外力的幫助,解開自己抑郁的心結。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幾句話。

這句話,表現的是對自我能力的否定與懷疑。你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态。也許,你骨子裡是想要掙脫現狀,是不安分的,但是你内心卻是軟弱的。

這種人,總是習慣聽别人的忠告良言,詢問别人的建議,一旦缺少了朋友關懷,就變得焦躁,任由自己的性子和病态的念頭牽着鼻子走。

他們在别人面前,總是一副開心或有趣的樣子。但是獨處的時候,很容易變得脆弱、死氣沉沉。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一個内心自卑的人,總是妄自菲薄,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有時候确實感到一切似乎都好起來了,好像我可以去真正去幹點兒什麼,可随後我的興緻就低落下來,沒了做事情的勁頭,接着就跌入我所熟悉的悲傷情緒裡頭。”

這讓我想起了太宰治《人間失格》,主人公葉藏壓抑、執着又悲痛的一生。

早晨,我睜眼醒來翻身下床,又變成了原來那個淺薄無知善于僞裝的滑稽角色。膽小鬼連幸福都會懼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趁着還沒有受傷,我想就這樣趕快分道揚镳。我又放出了慣用的逗笑煙幕彈。

生性怯懦敏感的葉藏,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僞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趣,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

最後,他又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将自己的青春年華置于實驗台上。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找不到出路的人,很有可能會做出傻事。

我們不了解,一個擁有大好年華的人,為何就會想不開,會對這個世界失去探索的欲望,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盡管身邊的人都在鼓勵你,要積極面對生活,不要無病呻吟,但是這些話幾乎對你毫無作用,甚至在你和世界之間,隔開一堵厚厚的牆。

沒有人了解你的痛苦,也沒有人幫你走出困境。

自己被孤立在精神世界之外,隻能通過逃避來解脫痛苦。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那麼,找心理醫生可以解決抑郁症的問題嗎?

抑郁,是人的心生病了。既然生病,就要去醫治。

你不正面直視自己的問題,就永遠無法解開痛苦的枷鎖。

有人會說,心理咨詢這種東西,有點兒像趕時髦。好像如今每個人都在接受心理咨詢,以前那個年代,人們心裡不舒服,也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

不重視,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每個人的痛苦是不可以類比的,就像你無法真正對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一樣。

但是,心理咨詢不是讓别人告訴你怎樣做,而是讓你自己通過自己的力量,找到擺脫痛苦的辦法。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不少人找筆者聊天,訴說自己的抑郁與痛苦。

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隻是讀者身邊的樹洞。

但是,很多人通過傾訴、發洩,漸漸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出口。

有個女讀者,備受婚姻裡冷暴力的折磨,丈夫的拒絕溝通讓她備受煎熬。

她的丈夫個性比較内向,是個悶葫蘆,而她是個比較直爽和剛烈的女子。倆人在婚姻中,經常會因小事而産生沖突,長年累月得不到很好的溝通和緩解,甚至還走到“離婚”的地步。

明明雙方都沒有過錯,為何丈夫非要執意離婚?而且,他斷絕一切聯系的管道,這讓妻子非常難受、痛苦。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女讀者找到我,問我該怎麼辦?

其實,我無法給她提供明确具體的處理方法,因為我隻是個局外人,無法完全了解别人的生活,更不能代入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去“指導别人”。

一開始,她很急躁,總是想找到“具體怎麼做,才能讓丈夫打開心扉”的辦法。

後來,她時不時會找我說上幾句,都是在吐露她與丈夫之間的瑣事,還有自己的感受。而我,一直在聆聽她的故事,給她一些回應。

要一個男人突然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是不可能的。

但是,她慢慢悟到了些什麼,開始變得積極、理性起來。

其實,道理她都懂,隻是缺少一個自我認識和分析的過程。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我們在心理療愈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

真正能幫到自己的,一定是你自身。

“必須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這就是通往解脫之路的核心道理。

了解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不快樂,一層一層揭開自己内心的傷疤,往内探索深層的自我,最終你才會成長,才會掙脫泥濘爬出灰暗的洞口。

别人給你一條繩子,隻是一個方向;真正能爬上來,一定是靠自己的力量。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

自我療愈,從認識自己開始。

世界很大,所有的痛苦在未知的美好面前,都是渺小的。

隻要你希望自己變得更好,一切都不晚。

“整個人都不太好”:抑郁的前兆,通常都離不開這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