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挖到重寶卻當廢品賣,專家用30塊買回成國寶,上面寫着中國兩字

陳堆是寶雞的一戶村民,早年時他與妻子在甯夏賣藥,結果遇上了饑荒,實在是吃不上飯了,兩口子一合計,還是回到了老家。可是,那個年代,老家的情況也不好,哥哥陳湖雖然在村裡有房子,但是自家人口也多,沒有空房間給他們兩口子居住,于是兩人隻好借住在鄰居家。

他挖到重寶卻當廢品賣,專家用30塊買回成國寶,上面寫着中國兩字

1963年初秋,有一天晚上下着小雨,當年沒什麼夜生活,這兩口子早早地收拾好就睡下了。到夜裡時,陳堆感覺肚子不舒服,于是來到後院上廁所。這後面就是斷崖,陳堆無意間看到上面有張鬼臉,綠色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看。

這可吓壞了他,趕緊跑回去叫上妻子一起,壯着膽子看看究竟怎麼回事。在月色下,本來視線就不好,夫妻倆看到斷崖上的鬼臉,都被吓得一夜沒有睡覺。第二天白天,兩口子覺得再仔細看看,這一看才發現,牆上好像是有個什麼金屬物件,鬼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陳堆揮起工具,把這個30斤重的,不知道是什麼的重物件帶回了家。上面還有着一層銅鏽,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後來兩口子想要回去繼續做生意,那時候沒有高鐵,長途行路都很不友善,更不好帶這麼重的東西了,于是陳堆找到了哥哥,把這個金屬物件交給他保管。

他挖到重寶卻當廢品賣,專家用30塊買回成國寶,上面寫着中國兩字

哥哥陳湖家并不富裕,有一次想起來弟弟交給自己的這個東西,就找了出來,那去廢品收購站賣了。起初的幾家都要求他把銅鏽除了再稱重,可是陳湖不同意,那得損失多少重量啊!後來終于有一個廢品收購站好說話,直接收了去,沒想到他們的這種行為,恰恰是為我們國家保護了這個鎮國之寶。

有一天,當地博物館的幹部沒事兒來到廢品處轉悠,那個年頭,常常就要靠這種方式尋寶。這次也一樣,他看出這件青銅器有些年頭,是個寶貝。他還彙報給了館長,請來專業人士仔細辨識,雖然當時沒有看出什麼具體的來,但是這件青銅器上面的紋路清晰,圖案多樣,雕刻講究,很明顯,他們這是用30塊錢買回,撿了個天大的漏。

經過考古工作者觀察,這件寶貝是西周時期的青銅酒器,在當時是祭祀用的,十分珍貴,也是寶雞博物館的第一件青銅器。1975年,它在全國展會上展出,更多專業人士領略到了它的風采。就是在那個時候,馬承源先生發現了其中12行,122個字的銘文,揭示了它更為重要的意義,使其成為鎮國之寶,并且不允許出國展出。

他挖到重寶卻當廢品賣,專家用30塊買回成國寶,上面寫着中國兩字

原來,這些銘文中記載着兩件大事,此外,更重要的是,這裡第一次提出了“中國”這個詞。銘文記載的是周成王五年的一次機器。當時他開始在洛邑建立新都,同時告訴宗室小子何,他的父親協助武王建立功業,希望他也能與自己的父親一樣,繼續為大周盡心盡力。為了表彰,成王還賞賜他一些物品,何為了紀念自己的這一榮譽,做了這件寶貝。也正是是以,這件寶貝被叫做“何尊”。

不過,在當時,這個詞沒有什麼政治色彩,隻有地理意義。當時周人認為洛邑就是全國的中心,是以從武王起,為了捍衛戰争果實,就要把都城建立在這裡,可惜當時他早早離世,是以重任就交給了成王,這尊上的銘文,也提到了這一曆史事件。

他挖到重寶卻當廢品賣,專家用30塊買回成國寶,上面寫着中國兩字

到了今天,中國二字早已經從地理色彩轉移到了政治,是我們國家名稱的縮寫。但是不論何時,我們都不會忘記源頭,何尊上飄揚的旗幟與手執兵器的将士,都見證着曆史幾千年的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