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不等于“難”,他是産房裡的男助産士

作者:環球網

來源:廣州日報

産房裡的“暖男”

“男”不等于“難”,他是産房裡的男助産士
“男”不等于“難”,他是産房裡的男助産士

進入産房前,郭志東在認真地對自己進行洗消。

“男”不等于“難”,他是産房裡的男助産士

産房外,郭志東與同僚将産婦情況變化認真錄入電腦中。

“男”不等于“難”,他是産房裡的男助産士

中山一院婦産科的男助産士們在科室裡合影。

“男”不等于“難”,他是産房裡的男助産士

郭志東在病房内安撫臨盆的産婦。

在以女性為主的護士群體當中,男護士是稀有的存在,而在男護士當中更屈指可數的是男助産士。對于很多人來說,男助産士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是對中山一院的男助産士郭志東來說,“男”不等于“難”。他們是産房裡的“暖男”,盡職盡責地守護着産婦和新生兒們的平安與健康。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烨、蘇韻桦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彭福祥、梁嘉韻

“大口哈氣,不要用力!”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産房裡,傳出了助産士的這聲指令,實則是勝利在望的信号:助産士要開始做準備,迎接寶寶的正式落地了。随後,接到用力指令的産婦再一次發力,寶寶的頭部露出,隻見助産士微微托起寶寶的頭,用手指往下清理寶寶的分泌物,給寶寶做好自主呼吸的準備。寶寶的下巴露出後,順應媽媽的骨盆結構,自發地進行旋轉,在助産士的操作下,寶寶的肩部也順利娩出。緊接着,一個皮膚皺皺的新生兒順勢躺在了助産士的左臂上。

這是一次正常的自然分娩接生過程。要說有什麼特殊的話,就是負責的助産士是一名男性。今年34歲的郭志東,在大學從中山大學護理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男護士,兩年後的2012年,又成為男護士群體中鳳毛麟角的男助産士。然而他卻希望把自己身上的這個标簽撕掉,“把(‘男助産士’的)這個‘男’字去掉,大家不用有什麼特别想法。”

産房的很多工作都要求郭志東理性冷靜。記者采訪期間,産房内一名産婦因為生下的寶寶有先天性缺陷而心情低落。郭志東覺察到了産婦的情緒,便一邊給産婦做後續處理,一邊和她聊天,告訴她,寶寶順利生下來,整體上也健健康康的,過多地糾結,反而可能導緻産後出血,也不利于母乳喂養。

很多時候,郭志東又是一個貼心暖男。在一個待産産婦的床旁,郭志東評估完産程進展,一邊檢視産婦生活用物,一邊問産婦:“中午吃東西了沒?可以趁宮縮沒那麼痛時先吃一些補充體力。你這個飯涼了哦,我幫你拿去微波爐熱一下。”郭志東說,産婦待産過程中摻雜着焦慮、無助的情緒,尤其是沒有家人陪産的,這個時候,就算隻是給她們熱個飯、倒個水,都能給到她們很大的心理支援。

經曆過産房的瞬息萬變,加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經曆,讓郭志東在每日的忙碌中,總會有那麼一刻突生感歎:“生命實在太脆弱了。是以應該把每天都活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一次次見證小生命的降生,又讓郭志東深感生命的神奇。“尤其是我們給寶寶清理幹淨之後,會給寶寶做一些早期的肌膚接觸:抱到媽媽的床頭,讓媽媽貼貼小臉蛋;再放在媽媽的胸前,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剛剛出生的小孩子,會本能地去尋找媽媽的乳頭。他們兩人的親子關系由此刻建立。這時候的寶寶,看起來特别特别可愛。”回憶着這樣的一幕,郭志東的眼睛像被一下點亮了一樣,充滿了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