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尿液驚現靈芝孢子,通常隻出現于糞便

作者:蔺麗玲 石磊 吳康 嶽展伊 陳燕 劉善榮

機關: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院實驗診斷科

2017年10月《中國大腸癌流行病學及其預防和篩查白皮書》顯示:大腸癌[1]發病率居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譜的第三位,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結直腸癌多次手術切除及化療放療,易出現膀胱腸瘘。

膀胱腸瘘起病症狀不典型,易被誤診為尿路感染等,故此類病人通常先進行尿液正常檢查。現将一例尿液中發現到通常隻出現于糞便中的靈芝孢子[2],進而輔助診斷膀胱腸瘘的病例報道如下。

案例資料

臨床資料

患者,男,53歲,主訴便頻、腹脹1年餘,尿痛2月餘,無發熱、咳嗽、咳痰,無四肢及面部浮腫。因症狀無明顯改善,來我院泌尿科就診。

診治過程

體格檢查:體溫36.0℃,心率80次/分鐘,血壓120/80mmHg。腹部平坦,未見腸型及蠕動波,未見腹壁靜脈曲張。肝腎區無扣痛。肛門指診,胸膝位,肛門部外觀正常。直腸粘膜光滑未觸及腫物,陶氏腔未及腫物,指套退出時無暗紅色血迹。

輔助檢查:尿正常檢驗示:尿液黃色,渾濁,蛋白陽性(+),白細胞100個/uL,癌胚抗原(CEA)23.07ng/ml。于2年前行直腸癌經腹前切除+末端回腸造口術,手術順利,術後未見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尿正常沉渣顯微鏡觀察發現靈芝孢子(見圖1):

尿液驚現靈芝孢子,通常隻出現于糞便

圖1 尿液塗片見大量靈芝孢子,形态似芝麻樣,有的形态不完整;可見少量細菌

細胞體積較大,棕黃色,直徑5-9μm,形态多呈芝麻狀,破壁不規則等;細胞壁呈雙層結構,但體内無毛蚴,明顯差別于肝吸蟲卵和真菌孢子(見圖2,3),基本判斷為靈芝孢子。

尿液驚現靈芝孢子,通常隻出現于糞便

圖2 肝吸蟲卵:棕黃色,形似芝麻粒,一端有透明空隙區,另一端鈍圓,内容物清晰,見毛蚴,有肩峰,不會密集出現。

尿液驚現靈芝孢子,通常隻出現于糞便

圖3 真菌(發酵菌),有的出芽,假菌絲。

案例經過

查閱近十年的相關文獻,膀胱腸瘘國内外僅有零星報道[3-4]。近幾年裡,該病發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放療患者,該類型膀胱腸瘘出現腸瘘症狀的間隔時間常常在2年以上[3],故極易被忽略或誤診為尿路感染[5]。當臨床上遇見疑似病例時,應提高警惕,重視詢問相關病史,詳細了解患者排尿、排便的細節,進而提高該病的确診率。

膀胱腸瘘的發病機制可大緻歸納為病理性及損傷性。前者又包括腸源性及膀胱源性,其中以腸源性因素為主,2%的腸道憩室炎有可能發展膀胱腸瘘[3];其次為腸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克羅恩病為第三大病因,占總例數約10%,約6%的克羅恩患者可發展為膀胱腸瘘[4]。在亞洲國家,膀胱腸瘘的主要病因是腸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Chen等[3]報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所緻膀胱腸瘘占92%,呈絕對優勢,而醫源性損傷和放療位居第二。

尿液驚現靈芝孢子,通常隻出現于糞便

膀胱源性引起的膀胱腸瘘雖然較少,但病因更複雜多樣,如膀胱惡性良性腫瘤、結石、異物、膀胱炎性壞疽、結核等,均可引起膀胱腸瘘[6,8]。此外,外傷與醫源性損傷,尤其是盆腔手術、膀胱鏡、腸鏡等操作在膀胱腸瘘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案例分析

目前消化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膀胱瘘的檢測診斷手段主要包括[7]:尿液幹化學及沉渣檢查、糞便正常及FOBT檢查、CT檢查、核磁共振顯像、腸鏡檢查、開腹手術探查、消化道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等。

尿液幹化學及沉渣檢查排除污染後,檢測到通常隻出現在糞便中的有形成分,對輔助診斷膀胱腸瘘是一種簡易檢查方法。通過尿液沉渣細胞形态學、腸鏡和CT造影的聯合檢查,可極大提高對膀胱腸瘘的診斷準确率。

後該患者泌尿系CT增強:乙狀結腸與膀胱不規則軟組織影,與乙狀結腸間局部瘘管形成可能。CT:結直腸内可見造影劑填充,乙狀結腸與膀胱間可見團片狀稍高密度影,邊緣模糊,内可見造影劑影,與膀胱及乙狀結腸相同,遂确診膀胱腸瘘存在并行結腸支架置入術治療。

尿液幹化學及沉渣檢查是一種簡便易行、廉價無創的診斷方式。我們通過尿液沉渣顯微鏡檢查發現了隻出現在糞便中的靈芝孢子,為臨床盡早診斷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趙生,李彥平.大腸癌的流行病學因素及其危險因素的研究現狀,中外醫療;2012-02

[2]張時民.肝吸蟲卵VS靈芝孢子,你還傻傻的分不清嗎?檢驗醫學,2017-06-19

[3]HsiehJH,ChenWS,JiangJK,eta1.Enterovesicalfistula:10years experience[J].ZhonghUaYiXueZaZhi,1997,59(5):283—288.

[4]PontariMA,McMilen MA,Garvey RH,eta1.Diagnosisand trearnentofenterovesicalfistula [J].Am Surg,1992,58(4): 258—263.

[5]周玥琲.王少傑教授治療泌尿系感染經驗[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 學,2014.

[6]王曉庭,沈瑞林,劉平輝.乙狀結腸瘘1例報告.[J].浙江臨床醫學,2012:(11).doi:10.3969/j.issn.1008-7664.2012.11.059.

[7]龔君雄.膀胱腸瘘9例影像學診斷探讨.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17):3293-3294.

[8]荊翌峰,夏術階,孫宏斌,等.膀胱腸瘘診斷治療 12例報告[J]. 中 華 泌 尿 外科 雜 志 ,2006,27(10):691—694.

編輯:yeah 審校:小冉

尿液驚現靈芝孢子,通常隻出現于糞便

繼續閱讀